栽好梧桐树 助力“凤还巢” 不断深化“商会联商、能人返乡”工作

2020年12月09日 11:04:25 | 来源:省委统战部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委统战部

  近年来,灌云县委统战部在省、市委统战部的大力指导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把发挥商会作用,支持在外能人返乡创业作为一项全局性工作,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优势作用,创新举措、搭建平台,用血脉亲情维系,用真情真意打动,用发展机会吸引,用优良环境服务,全力推动在外能人返乡创业、回馈家乡,走出一条由“打工经济”向“回归经济”转变的新路子,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关做法被中央统战部《中国统一战线》杂志宣传推介,中央统战部研究室《调研参考》专刊向全国推广。

  一、既高位开局又细化布局,持续加力返创工作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商会联商、能人返乡”工作,明确提出:要吸引更多的灌云在外创业人士返乡创业,把昔日“孔雀东南飞”变成如今“凤还巢”。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部署,参照发展大会的模式,在全省率先成立全省首家返乡创业服务中心,结合推进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认真谋划促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将返乡创业工作作为镇街党(工)委和相关部门“一把手”工程加压推进。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全县返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重要政策,解决重大问题,全面统筹,高位开局。二是完善政策体系。把“回归经济”建设纳入《灌云县“十三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灌云县“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三年行动计划》《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年度工作要点》,将返乡创业工作和“凤还巢”工程作为经济统战工作的主抓手,作为实施“招商引资大会战”的主攻点。出台《灌云县鼓励全民创业政策二十八条》《灌云县返乡创业致富百村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灌云县“商会联商、能人返乡”工作方案》等政策规定,为灌云籍在外能人返乡创业提供政策支持。三是注重典型引领。召开全县返乡创业工作现场推进会,观摩返乡创业典型,树立一批返乡创业标杆,评选“十佳返创企业”,给予表彰奖励,让群众能够照着学、比着做、跟着干,大力营造“返乡创业就业、共建美好灌云”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大返乡创业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力度,积极推介返乡创业典型人物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已有18名返乡创业人士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3名返乡创业典型人物兼任县级层面社团组织主要负责人,使返乡创业者感受到了极大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二、既搭建平台又提供舞台,持续拓展返创空间

  按照全县“回归经济”建设工作总体部署,积极搭建平台,整合工作资源,努力为灌云在外能人返乡创业创造空间,提供舞台。一是搭建发展大会平台。2018年4月,由灌云县委统战部牵头,率先在全省举办县级发展大会,邀请灌云籍和在灌云学习、工作过的各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人士,以及为灌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600余名知名人士出席大会,现场签约10个重特大项目,总投资达271亿元。三年来,由灌云籍在外企业家返乡兴办实体经济项目253个,总投资57.8亿元,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乡亲1.3万余人。二是搭建人才集聚平台。在县乡两级挂牌成立返乡创业科技园,在全市率先成立灌云县发展家乡促进会,在全省率先成立镇街返乡创业促进会,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组建返乡创业联盟,吸纳各类会员3000余人,遍布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成千上万的灌云人通过讲述家乡故事、传播家乡声音、推介家乡资源,当好家乡的形象大使,做好家乡的义务宣传员,特别是灌云在外知名人士信息库的建立和充实,许多灌云人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更加便捷,变过去“一对一”联系方式为现在“1+X”沟通模式,让过去没有联系或联系不上的人联系到一起来,拓展了交友空间,扩大了朋友圈。三是搭建院士工作平台。建立全国首家县级院士风采馆,在县人民医院打造董家鸿院士工作站,与中国工程院陈温福院士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经常性组织专家学者深入调查研究,为灌云发展把诊问脉,建言献策。

  三、既畅叙乡情又凝聚真情,持续开辟返创路径

  以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农村劳力回流增速为契机,应时合势、抢抓机遇,加快智力返乡、项目返乡、资金返乡进程。一是用真情凝聚共识。利用中秋、春节等返乡有利时机,组织返乡能人参观家乡发展成就、考察家乡兴业环境、寻找家乡创业空间,举办灌云籍在外企业家联谊会,共话浓浓乡情、共叙深厚友谊、共谋灌云发展。编辑出版《我是灌云人》,收录1000余名灌云在外知名人士创业历程,强化乡情纽带、凝聚各方力量,促进海内外灌云精英,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为家乡把脉、给家乡助威、帮家乡发展,共同书写灌云“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新篇章。二是用诚意联络沟通。充分利用各类各级宣传媒体,向灌云在外能人逐一发布《公开信》《一封家书》,阐明家乡的发展环境、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优惠政策。建立外出能人微信群,经常性发送问候短信、发布行业信息,加强交流互动,激发乡情乡愁。三年来,由灌云在外乡亲牵头帮助建立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博士生工作站12个、省级创新创业孵化器1个,引进推广应用和转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实用和先进科技成果34项,推动了灌云科技创新蓬勃兴起。三是用亲情招引能人。注重在“情”字上用心,县乡两级领导干部带队,组织亲友团、招商团到异地他乡走访在外成功人士。在京举行江苏灌云(北京)招商引资说明会,通报家乡发展变化,推介家乡投资兴业新策,邀请在外能人返乡创业。同时,开展金融服务“大篷车”活动,累计为企业协调解决经营资金3000余万元,更进一步激发在外能人返乡创业热情。疫情当前,灌云县返创人员在第一时间发布倡议,捐款捐物380余万元,展现出返创人员与灌云的深情厚谊。

  一系列成功做法与实践告诉我们: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加快发展,必须深度挖掘和利用资源禀赋、以行之有效的形式把潜在发展优势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引导返乡创业人员在实现自身梦想的同时,架起城乡互动的桥梁,实现“输出一人致富一家”打工效应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创业效应转变,为城乡融合开辟新途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新要素。

  • layer 置顶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