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今天想给大家分享一本书——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阅读这本书是来机关工作后,当时是带着任务感看的。在民盟工作,尤其是做参政议政工作,别人提起“差序格局”,你瞠目结舌的话,总归有点不好意思。
《乡土中国》是一本什么书?前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说“《乡土中国》是讲述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治理结构的代表作,为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这么学术性的描述,立刻可以劝退好多人。以我的学识,不能做到一句话介绍这本书,今天我想从有用、有益、有趣三个方面,谈下我作为一个读者的感受吧。
第一,有用。毕竟我当初看这本书是奔着有用而去的,这也算“不忘初心”。这本书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了我们许多根深蒂固的行为习惯,或者说用社会学的观点来解读了中国社会模式。为什么买房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为什么习惯把孩子看作私人财产?为什么生活中有什么事都喜欢去找关系托熟人解决?为什么我们强调男女有别?费老告诉我们,这都缘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这本书里有个著名的“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2个概念。他认为西方的人际关系好像捆柴,是一种团体格局,而中国的人际关系“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 这种以自己为中心推出的一圈圈关系网格局,被他称为“差序格局”,决定了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社会秩序。这个概念尤可谓费老的独创,并被国际社会学界所接受。通过看书,就懂得了这些,这也就是在学习文化了。那什么叫文化?它就是刻在你骨子里的一种本能,是你想问题和做行动的基础,不需要思考就觉得理所当然,不按这个标准,就觉得哪里不对劲。费老的《乡土中国》就像一把钥匙,它可以帮助我理解了这种文化,懂得了一些社会现象的起因,能够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尝试去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从这个方面可以说,。
第二,有益。我们看过很多书或文章,一提到“国民性”就是批判或讽刺,所谓“中国人的劣根性”,或者“丑陋的中国人”。赞颂外国是法治社会,处处纪律严明,外国人办事重规矩。指责中国人治社会,中国人不重规则,办事讲人情。吹捧外国家庭民主、思想自由,控诉中国父母威权、等级分明。总之月亮都是外国的圆,动不动就是封建文化糟粕、国民劣根性。归根结底,一是对本国文化不了解,二是以西方的标准作为准则。钱穆先生曾沉痛地指出国人“对其民族已往文化,懵无所知”。我国文化自成一格,何必削足适履,以西方的标准来衡量我国民情,从而得出处处低人一等的结论?费老以他对中国深刻的了解,对中国社会敏锐的洞察,通过抽丝剥茧的剖析,用社会学的知识解读中国独有的乡土文化,以及这种文化影响下的独特的社会现象和治理方式。读完这本书会更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只有差异,没有优劣。
第三,有趣。一本社会学、文化学研究的书,难得的是不晦涩难懂,非常接地气。费老的语言浅显平实,用鲜活的生活事例向读者展现一幅江南农村生活图,专业知识蕴含其中,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饶有趣味。
这本书离现在已经有70多年,中国也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发生了重大转型。但是,乡土社会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模式,已经浸入我们的文化里,依旧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可以说,不读懂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就无法解决好中国的现代化问题。
这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
(民盟江苏省委 聂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