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如皋多措并举推进少数民族精准扶贫工作

2019年04月15日 17:12:33 | 来源:如皋市委统战部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国家民委一份简报上批示:“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要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各族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如皋市委统战部认真贯彻落实批示精神,提高扶贫工作精准度,确保不让一名少数民族同胞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

  一、摸清底数,构建“三位一体”扶贫信息体系

  如皋市有36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家庭1300多户,少数民族人口达到5500多人。2016年初,如皋市委统战部精确排查出因病致贫、因技致贫、因志致贫三大类少数民族贫困家庭133户。着力发挥市委统战部“引导员”、镇(区、街道)统战委员“经办员”、村(社区)干部“情报员”的作用,实时掌握少数民族困难群众动态。在此基础上,建立少数民族贫困群众信息档案,打造精准扶贫数据库及动态管理系统,对收集的群众意见建议进行分类统计,明确具体帮扶的措施和时间节点,确保少数民族群众扶贫工作底数清、底数实。

  二、精准对接,帮到少数民族群众心坎上

  如皋市委统战部根据致贫类型,对应成立专门的帮扶小组,主动对接进行扶贫。针对因病致贫的少数民族群众,积极帮助申请,享受如皋市大病二次补助、民政大病救助等补助政策;主动帮助联系知名医院,安排少数民族群众规范就医。同时联系民政部门,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纳入低保,保障其基本生活。针对因技致贫的少数民族群众,联合劳动部门和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求职技能;指导重点乡镇设立少数民族服务窗口、举办少数民族人员就业专场招聘会。近年来通过就业专场招聘会促成100多名少数民族群众就业。针对因志致贫的少数民族群众,通过举办“十佳少数民族创业之星”、“十佳少数民族小康示范户”评选活动,激发外来少数民族同胞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热情。同时,发挥少数民族创业带头人和致富典型的带头引领作用,打造少数民族“纺织服装生产示范基地”、“畜禽养殖示范基地”、“家电维修示范基地”等示范基地,推广时间短、见效快的种植业、养殖业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项目,让少数民族困难群众较快实现增收,坚定其脱贫信心。此外,牵头行业商会等联合开展资助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大型行动,全市近百名的少数民族贫困学子受到资助。受助学生也纷纷立志奋发图强,争取早日成才,帮助父母和家庭早日走出困境。

  截止目前,如皋市绝大多少数民族困难群众基本摆脱了贫困,向着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迈进。其中田茂娥(土家族, 如皋市苏田劳保用品厂总经理)、方玉超(壮族,个体针织厂厂长)、彭书清(土家族,养鸡业户)等30多名少数民族群众成为了致富带头人。

  三、打造平台,引导少数民族群众抱团致富

  市委统战部注重平台打造,苏田劳保用品、金泉机电等多个创业就业互助平台,以平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拉动,促进少数民族群众互学互助,共奔小康。近年来,田茂娥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创业路。2010年,如皋市委统战部为她争取到10万元无息小额贷款,帮她解决了流动资金困难问题;2013年,如皋市委统战部联合人社部门,不间断为其提供招工和人员培训服务,确保了她平均每天50人左右的生产用工需求;2016年,如皋市委统战部引导她走低成本、高效率发展之路,帮助打造现代企业。如今,田茂娥创办的公司,已从年收入不足5000元的服装小店成长为年收入超过500万元的中型服装厂。她与如皋市委统战部共同打造了田茂娥创业共享平台,把创业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其他少数民族群众,先后帮助陈列(苗族)创办了绣花厂,帮助田亚夫(苗族)开办了酒店,帮助马德荣(苗族)开办了运输公司。30名少数民族群众在她的带动下走上了创业致富的道路。田茂娥2015年12月被表彰为江苏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17年10月荣获全省扶贫济困奖。

  • layer 置顶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