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同道合  共赴时艰 ——辛亥革命前后张謇熊希龄在政坛的合作

2017年08月08日 10:29:34 | 来源: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民盟成员、南通市文广新局干部赵明远)

  张謇(字季直,1853-1926)和熊希龄(字秉三,1867-1937)是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活动家。他们自幼饱受传统文化的浸润熏陶,1894年同科中试进士。内忧外患的民族危机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激情,在寻求救国道路时他们吸取了西方新知,成为主张维新变法的新型绅士。

  一、协力立宪

  张謇、熊希龄博得功名时正值甲午战败,他们随即投身变法维新活动。张謇是翁同龢为首的帝党中坚,熊希龄则成为湖南新政的干将。戊戌变法失败后,张謇、熊希龄把主要精力放在开拓家乡实业教育事业上。他们曾会同一些绅商集议创设南洋渔业公司,又共同为复旦公学、中国公学的建立集资奔忙。在此期间两人先后东渡日本考察,日本的治国理念和地方自治的经验给他们很大的启发,两人立宪主义的政治理念趋于一致,并开始了终生的友谊。

  1904-1905年间日俄战争,日胜俄败,朝野普遍认为这是立宪、专制之胜败。张謇等则积极游说张之洞、魏光焘、袁世凯等督抚奏请立宪,推动清廷派遣大臣考察各国宪法。1905年底,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成行。得端方的奏保,熊希龄以二等参赞身份随五大臣出洋考察,负责起草考察报告和仿行日本立宪的奏折。五大臣回国后,张謇不仅赴上海发起公宴,还为他们起草了《为立宪致各省督抚电》以扩大影响。

  熊希龄因为出洋有功,又具西学干练之才,先后担任奉天、江苏农工商局总办、东三省清理财政正监理官、奉天盐运使,再任东三省垦务局会办,成为清末声名渐著的盐政专家和理财能手。状元办厂的成功以及实业、教育方面的开拓也使张謇成为江浙绅商领袖。随着社会地位的上升,他们在清末的立宪运动中发挥了更大作用。熊希龄曾与梁启超等在日本谋划成立的政闻社(初名宪政会),希望联合张謇等作为发起人以期扩大影响,而张謇、郑孝胥、汤寿潜领导的预备立宪公会已先于政闻社于190612月在上海成立,并成为东南地区乃至全国立宪运动的核心,他们与政闻社等立宪社团互为响应,联络、游说清廷督抚大员,发动的国会请愿运动,表达速开国会、速颁宪法、缩短预备立宪期的诉求。1908年,江苏省咨议局成立,张为总理,熊任会办。然而立宪已不能挽救清王朝覆灭的命运。

  二、同襄共和

  19111010日,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当时的张謇、熊希龄还处于忠于清廷和坚持立宪立场,曾不约而同的请求当地督抚“援鄂”、“进取”,希望能扑灭起义,但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终于使他们认识到清朝大势已去,决定放弃君宪,从“和平光复”中谋求转机。1113日,张謇、熊希龄、汤寿潜、赵凤昌等人取得了一致的政治态度,四人联名发出了翊赞共和的通电。121日,熊希龄离开了对他有知遇之恩赵尔巽,从奉天到达上海,加入张謇为首的东南立宪派的阵营。此间张謇等正在上海设立各省代表临时会议机关,谋划建立临时中央政府,希望通过 “南北和谈”,实现和平统一。赵凤昌的惜阴堂,则是这些活动的幕后中心。熊希龄在沪住所与惜阴堂为邻,这方便了他参与其中活动。

  张謇、熊希龄在辛亥动荡岁月里一直保持着一致政治态度,在涉及国家主权、和平统一的原则问题时,他们或采取联合行动,或不约而同相互呼应。1911年年底,日本政客犬养毅来华活动,曾访旧友熊希龄,推销其联络前两广总督岑春煊与孙中山的结盟以抗衡袁世凯的策略。熊希龄认识到其意图,于是邀同张謇、汤寿潜、赵风昌诸人与犬养毅接谈数次竭力反对南北分立,同时密告孙中山与黄兴等革命党人“不可误信犬养毅之纵横政策”。    

  三、合孙拥袁

  从立宪运动到辛亥革命,张謇等东南立宪派一直试图在大局动荡之中维持东南一带局面稳定,最为担心的是天下大乱,进而给帝国主义者以瓜分之口实。因此辛亥革命后他们转向共和,以“革命自保”之政策与革命党暂时联合,以图一方平安。

  在立宪派与革命党商讨临时政府组成人员时,财政总长的人选极为关键,双方首先希望张謇出任,后被推为实业总长。而熊希龄的理财才干则成为财政总长更为合适的人选。在赵凤昌的安排下,孙中山、黄兴在惜阴堂与熊会面,熊希龄为新政府订立一套财政纲要,而当黄兴推荐熊希龄掌财政时,孙中山却以“财政不能授他派人”为由否定了。

  革命党对熊希龄等立宪派人士的排斥已使张謇不满,接连发生的拘捕仇杀更引起他的愤恨,他在给黄兴的信中写道:“昨排秉三,又排赛季常,又击罗杰,似此举动,是诸公一片苦心为国民造福者,乃供一二人睚眦修怨之用。”与革命党“暴烈”一派的隔阂与冲突,促使立宪派与革命党中“温和”一派的联合。张謇、熊希龄积极支持章炳麟“革命军起,革命党消”的主张,于1912年初发起成立中华民国联合会。130日,他们将中华民国联合会改为“统一党”,章炳麟、程德全、张謇、熊希龄、宋教仁五人被选为理事。

  1912212日清帝退位,参议院选举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但袁坚决拒绝南下就职,至以暗中策动兵变相威胁,使革命党人最后不得不放弃临时政府设于南京的主张。3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4l日,孙中山正式解职。

  在大局初定之时,惜阴堂里又为组织临时政府内阁积极谋划,唐绍仪加入同盟会出任总理是他们的得意之作,而任熊希龄长财政,则是各方一致的意见。张謇更是认为:“财政必熊,熊有远略,有成绩。”鉴于当时极为困难的财政状况,熊希龄一再推辞,袁世凯多次亲自电熊就任,唐绍仪专程赶到上海,并“电邀张季直来沪,协力劝驾”。在各方极力推崇下,熊希龄于19125月赴京上任。

  北京政府建立后,袁世凯以各种手段强化权力,任意践踏《临时约法》。1913年“宋案”发生后,张謇、赵凤昌、熊希龄等仍继续扮演调停南北的角色。当国民党获得国会选举多数席位后,各立宪派政党即联合为进步党,举黎元洪为理事长,梁启超、汤化龙、张謇等9人为理事,熊希龄等23人为名誉理事,在议会内外继续与革命党人抗衡。

  四、名流同阁

  1913年中,北洋政府面临重新组阁,袁为自身集权并不希望形成政党内阁,而是笼络名流组阁,既装点门面又便于控制。袁初有意于徐世昌、张謇出山,后力邀熊希龄组阁。熊希龄致信袁世凯认为“正式政府成立,能胜其任者,应以张謇最为适宜”;张謇则希望熊希龄再次走向前台。然而熊不是贪图功名利禄之人,在北京向他频频发出邀请时,他以“今以浮暴之徒,造成一寡廉鲜耻世界,虽孔子复生,无补今世”为由不愿就职。730日议会选熊为总理,袁又去电:以熊当选“中外祝贺,想望风彩,三薰三沐,敬迓蒲辅。太平盛贵,庶几可卜,为天下人贺,并为公祝。”言词极尽诚恳恭维之能事,各方也纷纷来电期盼就职,以至熊无法拒绝。

  8月下旬,熊到京任职,随即邀请张謇、梁启超、汪大燮等社会名流入阁,名流们却纷纷推辞。张謇致函熊希龄说:“公织组阁员,自有苦衷,患难与共,亦知其义。维走不畏难而畏乱,……走实不愿投入乱流。”熊则一再致函张謇,言“无论何界,皆欲我公担任实业,……若公见绝,则龄亦辞职,患难与共,公当有以援手也”,“现在国势危如累卵,非公登场,难以镇服中外,支持大局。”熊对梁启超等也是如此诚邀、恳求。如此函件往来十数通,袁世凯也一再出面,至9月“名流内阁”方才确定。待张謇处理好江苏各事赴京已是10月下旬。

  在熊希龄内阁上台后,发表了《政府大政方针宣言书》,雄心勃勃地规划改造政治、发展经济的蓝图。但袁需要的不仅是“名流”们的才干、声望,更重要的是利用他们与革命党人的隔阂,为走向极权扫清障碍。1914年初袁世凯又下令停止参、众两院议员职务,解散了第一届国会,停办各省地方自治,解散各省议会。这一系列破坏共和制度的法令,均有熊希龄内阁副署。

  在助袁扫除走向极权的障碍后,名流们也成为可以遗弃对象。212日,熊希龄内阁垮台。然而他们对袁世凯的野心仍不能看清,张謇以“此来不为总理、不为总统,为自己志愿”为由,并不与熊希龄同进退;熊也“卸任国务,即不与闻政治,专以实业韬晦”,他们仍希望依托袁世凯在发展实业上有所作为。

  辛亥革命前后张謇熊希龄的交往,是以政治活动为主线而涉及实业、教育等多方面。他们间拥有的不仅是志趣相投的私人交情,更是同赴时艰、共谋国是中建立的深厚友谊。张謇为东南绅商的领袖,深得到熊希龄的膺服和尊崇;而熊希龄则是一个干练之材,张謇深为爱惜并一再推他走向前台。他们积极为政治改革和社会进步奔走呼号,以其地位和声望在政坛发挥重要影响。

  张謇、熊希龄等是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士大夫,他们既具匹夫兴亡之责,又有乱世归隐之思。脱离政坛后他们仍不忘社会责任,熊希龄1917年后将全身心投入了慈善事业,成为民国时期著名的大慈善家。张謇于政坛尚能进退自如,把归隐田园与经营乡里结合起来,二十余载一以贯之,成就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伟大的事业。

  • layer 置顶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