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泰州市联合10省区27个城市,首创成立“丝路信使”民族团结进步发展联盟,积极拓展深化“丝路信使”民族工作品牌,“溱湖文韵 民族共融”获评旅游促“三交”全国试点项目(全省唯一),有效搭建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平台,成为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重点项目和人文交流品牌。
创新交融形式,谱写青少年互学共进新乐章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校园共建、研学交流、暖心帮扶等形式,开展跨区域、全方位、多样化的交流活动,有效促进各族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全市50多所中小学与西部地区学校结对共建、常态交流,1300多对学生线上牵手、互学共进,2000多名学生参与“丝路信使杯”主题征文和绘画比赛。举办“红石榴冬(夏)令营”,200多名联盟城市青少年来泰研学实践,用心用情感悟爱国之情、发现城市之美、探究创新之光。实施“跨越万里心连心 民族团结一家亲”项目,将“大爱泰州”公益远行活动与各族青少年素质教育有机融合,先后赴藏赴疆捐建300多万元的专用教室,助力相关地区青少年综合素质有效提升。
开展就业协作,营造各民族互嵌发展新环境
充分发挥联盟集成优势,扎实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以协作促就业、培训促提升、服务促共融。建立完善劳务协作机制,组团赴贵州黔南、云南昭通等地跨省“招工引才”。着力提升各族群众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创新建立“红石榴培训基地”,精准实施“菜单式”实用技能培训项目46个,参训4.1万人次,外来各族群众占比60%以上。近年来,“红石榴就业行动”共招引各族群众1万多人次。深入打造“红石榴就业服务中心”1个、“石榴籽工作室”6个、“石榴籽工作驿站”117个,大力开展“关怀、关爱、关注”服务,积极维护各族群众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险等各方面权益,让各族群众更好融入泰州。
深化文旅合作,打造各民族文化交流新窗口
立足联盟城市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在旅游合作、城市推介、项目建设上持续发力,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西藏曲水、贵州黔南等地深入开展旅游合作,举办首届“泰州曲水周”暨“畅游西藏 体验曲水”文旅推介会,2批150多人的考察团来泰对接交流,签署多份合作协议。组建专业团队,赴联盟城市开展交流推介活动100多场次,通过寻访走访、短视频创作和自媒体展示等形式,展示各地人文风光。“山水共秀 翰墨同歌——书法作品交流展”“尘世幸福——明清文物里的泰州城特展”巡回展览、“丝路信使”国际民族文化交流节、“泰昭·石榴籽杯”山地自行车挑战赛等活动取得良好反响。溱湖风景区接待新疆昭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班、“石榴籽一家亲”青少年暑期同心营等10多批次、各族同胞1000多人次参观调研。
完善联盟机制,奏响城市间协同发展新旋律
坚持“沟通、协作、务实、共赢”的联盟原则,汇聚联盟城市资源禀赋优势,加强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联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举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化底蕴与现代文明”交流会,组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赠书暨系列宣讲等活动,携手增强“五个认同”,共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成新疆昭苏实施5亿元的“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云南省香格里拉实施4000余万元的中草药贝母项目,多次举办西藏曲水、新疆昭苏精品好物泰州展销会,共助“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发展。推动“一城一品”建设,共塑“丝路信使”品牌,促进联盟各城市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各展特色、各秀风采,共绘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多彩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