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参加全国人大江苏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江苏发展提出了具有递进性、系统性的战略要求。从“高质量发展”到“新质生产力”再到“四个着力点”,总书记的战略部署既一脉相承又层层递进,体现了从理念到路径、从局部突破到系统集成的战略深化,为江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前、作示范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和无党派人士,有幸现场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深刻认识到必须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以“挑大梁”的政治自觉和“作示范”的使命担当,在服务江苏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新作为。
聚焦创新驱动,贡献智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和科技强省,必须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走在前、作示范。当前,我省在量子计算、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突破,但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仍然存在。作为一名无党派人士和科技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创新驱动发展是江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无党派人士履职尽责的重要方向。必须进一步深刻领会“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核心要义,准确把握我省关于科技创新的部署要求,特别是围绕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南京综合性科学中心等重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增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要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实践,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江苏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发挥专业特长,参与核心技术攻关;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同时,作为知联会会长,我将进一步推动知联会发挥团结凝聚作用,引领全省无党派人士为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
深化调查研究,提升建言质效。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江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总书记对江苏未来发展的殷殷嘱托。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参与者,无党派人士将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将个人专业优势与全省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在深化调查研究中洞察改革先机,在提升建言质效中彰显参政作为。积极围绕科技自立自强、产业链现代化、绿色低碳转型等重点领域调查研究,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等重大改革议题中找准切入点,及时开展前瞻性研究,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为江苏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提供更多创新思路和务实建议。
厚植为民情怀,促进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苏要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作为经济强省,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始终走在前列,但南北发展差异、城乡收入差距、公共服务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仍需持续破解。无党派人士专业能力强、社会联系广泛,在促进民生改善和共同富裕中可发挥独特作用。一方面,应当充分发挥智囊团作用,通过组建跨学科智库团队,围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教育资源均衡化、医疗卫生服务完善等民生保障重点议题开展研究,为政府制定精准化扶持方案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还应持续关注基层民生诉求,以省知联会“智服工程”项目为载体,深入开展医疗下乡、教育帮扶、科技服务、法律援助等社会服务活动,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同时,知联会也将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联系群众中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为党委政府掌握民情、了解民意提供帮助,在团结群众中做好政策宣传、释疑解惑工作。
新的赶考路上,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作为、奋勇争先,以实际行动诠释无党派人士的责任与担当,为江苏“勇挑大梁”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作者为全国人大常委、中科院院士、江苏省知联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