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新春奋斗“冲锋号”!江苏各地重点关注这些事

2025年02月08日 18:44:11 | 来源:江苏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干字当头,只争朝夕!

  新春伊始,江苏各地快马扬鞭自奋蹄,实干争先开新局,重特大项目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科技创新……被放在首要位置,全省上下全力以赴,你追我赶,为新一年的发展谋篇布局,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南 京: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2月5日,南京市召开2025年全市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全面部署新一年重点工作。

  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在讲话中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必须清醒认识到“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2025年,南京将在提升企业感受度、整体便利度、要素丰裕度、市场容新度和生态共享度等五个“度”上下功夫,持续塑造营商环境的比较优势。一方面,在落实好“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重点事项清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创新推出企业出海、跨境电商交易、科技成果转化等涉企“一件事”,优化办事流程;另一方面,在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对外资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动银行与外部投资机构通过“贷款+外部直投”“认股权+贷款”等模式,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做大做强。

  苏 州:抓项目、强治理、提质效

  2月5日,苏州市召开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总结暨作风建设大会,激励全市党员干部干字当头、拼搏奋进,以一流作风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出席会议并讲话。

  新的一年,苏州要把“抓项目、强治理、提质效”贯穿全年各项工作始终,以项目建设新机制推进“两产两进两强”,以外贸新市场新业态应对外部冲击,以消费全领域拓展顺应群众需求,以产业新赛道培育新增长曲线;主动抓项目、抓招商、抓服务,当前全力奋战"开门稳""开门红";着力稳外贸、稳楼市、稳就业,推进新型工业化、新消费、新一轮基建,把一流作风体现到提质增效、破解问题、改革创新、服务群众上,聚力打造"人间天堂、福气苏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走在前、做示范中当好排头兵。

  无 锡:巩固绿水青山优势 加快全面绿色转型

  2月6日,美丽无锡建设大会暨新一轮太湖治理推进会召开,这是无锡市连续第十年以“农历新年第一会”的形式研究部署生态文明建设。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部署,坚决抓好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在绿色转型、清淤治污、截污纳管、湖岸治理等方面综合施策、加力施治,努力实现太湖无锡水域水质不反弹、确保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巩固绿水青山优势,加快全面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良性互动,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无锡。

  徐 州:干字当头 狠抓落实

  2月5日,徐州市召开“干字当头、狠抓落实”新春动员会,及早部署、加油鼓气,释放出奔跑开局、实干奋进的强烈信号。去年,徐州市GDP迈上9000亿台阶。站在新起点上,徐州号召全市上下在壮大经济总量上比份额,在项目招引建设上比进度,在改善保障民生上比担当,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扎实朝着万亿城市迈进。同时,强化与周边城市协调联动,加快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推进区域联动融合发展。

  常 州:政企同心共奋进  聚力同行创辉煌

  今年是常州设立企业家日的第三年,2月5日,常州召开了全市企业发展大会,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450余名企业家代表应邀参会。常州市委市政府将企业发展大会作为“新春第一会”,就是要释放更为强烈的信号: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做强实体、做大产业、做优企业;要树立更为鲜明的导向:旗帜鲜明为企业家撑腰、为企业家鼓劲,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稳预期、解难题、添信心、增动力;要吹响更为嘹亮的号角:政企同心、聚力同行,把定位干成地位,把优势变成胜势。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要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当好企业的贴心人、“金牌店小二”。大会还为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参与单位,荣获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企业,一批作出重要贡献的企业、单位、个人,以及2024年度“星级企业”颁奖。

  南 通:奋力打造面向科技前沿的现代工业名城

  2月5日,南通新春三会连开,聚焦新型工业化和抓作风、优环境。全市新型工业化暨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大会,要求全市上下以昂扬姿态,共谋新型工业化发展,共抓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彰显工业立市、项目为王,建设面向科技前沿的现代工业名城的信心决心。今年南通将唱好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的“重头戏”,下好创新引领、跨江融合、向海发展的“主动棋”,积蓄“下一个万亿”强动能,在沿海再造一个“新南通”。

  连云港:打好招商“组合拳” 擦亮环境“金招牌”

  2月6日,连云港召开全市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站在冲刺决胜“十四五”的关键节点,连云港市将精准打好招商“组合拳”,持续擦亮环境“金招牌”,深入实施新一轮“432”“十百千”“222”招商行动,把招大引强、招新引优作为主攻方向,用好以商引商、基金招商和场景资源招商等好机制好办法,下大气力攻坚项目签约转化环节,推动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要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强规则衔接,加大制度型开放力度,持续擦亮“连心城、贴心港”营商环境品牌,以更多的项目、更优的服务,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淮 安:聚势而动再突破 奋力干出加速度

  2月5日,淮安市重特大项目攻坚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举行,这是淮安市连续五年将“项目攻坚”和“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新春第一会的主题。近年来,淮安把攻项目、优环境放在首要位置,实现项目体量质量双提升、服务硬件软件双改善,为高质量跨越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今年,淮安将聚势而动再突破,奋力干出攻项目、优环境的加速度,把项目攻坚作为赛场,把服务企业作为赛道,在“十四五”收官之年创造新业绩、交出新答卷。

  盐 城:聚焦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2月5日,盐城市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召开。会上发布了《盐城市科技赋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等文件。未来三年,盐城将坚持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深入实施改革引领行动、企业育强行动、技术赋能行动、平台突破行动、生态提质行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全国领先的绿色低碳创新中心、长三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枢纽、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扬 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锚定“三个名城”建设

  2月5日,扬州市召开作风建设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大会,连续第12年出台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2号文件”,包括打造“信用扬州”“免证扬州”和“效率扬州”,探索建设“企业友好型城市”,切实以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护航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今年,扬州将锚定“三个名城”建设,GDP增长6%等目标任务,围绕构建“613”产业体系、营造创新生态、推动古城保护更新等重点工作,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并在“工作中力争实现更好结果”。

  镇 江:向“高”而攀 逐“新”而进

  2月6日,镇江市召开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暨创新引领产业强市大会,连续5年聚焦“产业强市”主题,持续向全社会释放向“高”而攀、逐“新”而进的鲜明信号,深化改革攻坚、强化创新引领,久久为功发力产业强市。会议要求,贯彻省委省政府"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推进会议精神,要在项目招引建设、产业科技创新、激发消费活力、区域协调发展、资源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六个方面强化改革攻坚,进一步谋深谋实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引领产业强市各项工作,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

  泰 州: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

  2月5日,泰州市召开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工作推进会。今年,泰州市将着力构建全域全员全力服务招商新格局,致力招引一批具有战略性、引领性、支撑性的“重特大”项目,集聚一批科创型、成长快、爆发力强的“小而美”项目,以项目大突破推进发展大跨越,力争全年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1050个、新开工600个、新竣工420个。致力打造具有重大影响力、核心竞争力的“中国药城”“世界船都”和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在推动优势产业未来化中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以“大海新晨”为标志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宿 迁:打造“六全六有”营商环境“升级版”

  2月5日,宿迁召开全市改革创新暨营商环境建设大会。新的一年,宿迁将聚焦“站稳全省第一方阵”目标,以实施“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全力打造“六全六有”营商环境:突出全周期管理,让市场竞争更有序;突出全链条推动,让法治护航更有度;突出全覆盖供给,让政策获得更有感;突出全过程跟进,让政务服务更有效;突出全方位保障,让要素赋能更有力;突出全身心服务,让亲商安商更有信,真正将宿迁打造成为具有较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投资目的地。

人勤春早

新一年的奋斗号角已经吹响

江苏大地处处可见

争分夺秒、大干快上的火热景象

  在连云港,江苏中吉乌"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新春首列已成功开行。

  连续20年位居百强县之首的昆山市,在正月初五,春节假期还未结束,就组织召开了促投资稳外贸工作专题会议,要求按照“占苏州份额不减,增速高于苏州平均”的目标,全力以赴促投资,千方百计稳外贸,为苏州和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月5日,昆山沪光总部研发大楼开工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投产仪式举行,为昆山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在省级重大项目天合光能东台生产车间,智能机器人来回穿梭,一块块光伏组件产品经过十几道工序生产下线,发往全国各地。

  苏州、无锡、常州、扬州等地,奔赴陕西、贵州、云南等省份开展劳务对接,组织专列、包车返岗、报销路费、发放返岗红包等一系列暖心举措,为节后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保障。

  • layer 置顶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