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泗阳县委统战部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主题,凝聚人心、加强团结、增进共识,推动中央和省、市、县关于统战工作的决策部署要求落地落实,共同画好团结奋斗的最大“同心圆”。
政党协商工作落实有新突破
坚持思想引领。积极引导各民主党派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6周年等教育学习活动14次。召开政党协商会、党风廉政建设通报会、法检两院年度通报会,广泛征求民主党派工作意见。
坚持作用发挥。召开党外人士迎新春座谈会、年度调研课题协商座谈会等活动,发挥政党协商效能,提升党外人士的政治责任感。围绕两会、二十届三中全会等热点,发动党外人士积极撰写信息。积极发挥民主党派建言献策作用,发动30位民主党派成员围绕两会、二十届三中全会等热点撰写信息43篇。
坚持加强队伍建设。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做到各民主党派有阵地、有活动、有亮点。县民革支委被民革中央表彰为优秀基层支部,是全市唯一受中央表彰的基层支部。制定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机制,有序推进党外干部储备培养,配齐配强党外干部。
党外知识分子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有新亮点
组织体系有特色。健全县乡新联会、知联会组织体系,积极推进乡镇新联会工作,召开全县乡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调研座谈会,推进乡镇新联会活动常态化和服务持续有效开展。
服务活动有亮点。引导知联会、新联会每月开展“同心·五送”进小区活动,累计为16个小区提供24个服务项目,服务人次超3000人次,持续5年开展慰问环卫工人活动,累计受益约400人次,开展“同心送文化”书香进社区阅读活动、“品读红色家书·传承奋进力量”读书会等活动近24场次。
阵地建设有品牌。新打造“同心·致远”党外知识分子之家、“雅叙文化”自由职业人员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提升改造省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新英汇”,建设“新E汇”,打造“新时代·泗阳同心说”品牌,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活动,邀请网络大V、代表人士创作网络歌曲《e路向前》等文化作品,积极为统战工作发声。
非公经济统战领域有新成就
坚持“三结合、五强化”,有序推进“两聚两促”工作。充分发挥统战资源优势,把统战工作有效融入重点产业链建设。推动“三级”联动走访,实现服装家纺、汽车零部件2条产业链上企业走访全覆盖,形成3项工作推进清单,组建5个助企服务团,实施惠企项目13个,活动23场,协调信贷资金5000余万元。举办民营企业培训活动4期。推动企业与村居结对共建,兴办实事项目6个。引导产业链上企业捐赠慈善资金370余万元。我县“两聚两促”行动相关做法被新华日报头版报道。扎实开展“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深化“四好商会”建设,泗阳县浙江商会被评为全国“四好”商会和江苏省“四好”商会。
民族宗教团结进步事业有新提升
严守安全底线,稳步推进民族宗教工作。创成省级民族团结示范区,建成1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点,编排民族团结主题文艺巡演50余场次,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主体活动2次。创新举办首届“红石榴杯”民族拉面比赛。在全市统战系统演讲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在全市宗教届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演讲比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三等奖。争取省民品企业贷款贴息资金496万元,联合教育局解决8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入学难题。积极组织宗教界人士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增进“五个认同”,巩固“六化融合”成效。
港澳台侨统战工作有新发展
信息数据更加完善。经汇总录入侨情数据库的归侨侨眷达242人,华侨华人231,留学生105人,台商台胞40人,台侨企14家,建立海内外重点人士信息库数据60条,掌握台侨人员新动态。
联谊渠道更加广泛。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方针,搭建合作交流的绿色通道,充分发挥泗阳致远中学“江苏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桥梁纽带作用,通过致远中学打造好“侨之家”“留学生之家”,把党和国家的关心传达给广大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在泗阳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中医惠侨活动实践基地”,植入泗阳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元素,并依托基地开展5次“中医惠侨”活动,惠及群众1000余人,培育我县侨务工作品牌。
走访慰问更加温暖。按照“四心四全”工作机制,积极开展侨务工作,先后开展港澳台侨企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活动4次,走访港澳台侨企35家。县侨办和泗阳农商行签定战略合作协议,为银企合作搭建平台,创新推出“侨商贷”等金融产品,帮助侨企解决融资难等问题。开展2024年中秋节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辖区内侨界代表、台商台属代表、困难侨眷等送去温暖并致以节日问候,累计走访慰问台侨界群众38人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