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创新党派团体履职载体,助力基层高质量发展,武进区委统战部牵头,区7个民主党派及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与13个镇(开发区、街道)结对共建,开展为期3年的“同心共创”行动。双方依托党派团体现有梧桐同心基地与同心红盟实践基地,结合党派团体界别优势与乡镇板块资源禀赋,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五方面切入,协议确定并完成2024年度“同心共创”行动项目30项,活动70余场次。
“同心共创”行动将党派团体履职范围延伸到基层,拓宽工作覆盖面,创新搭建履职平台,锻炼人才队伍,彰显界别特色;各镇(开发区、街道)充分利用党派团体资源,补齐统战工作短板,提升整合统筹统战资源推进中心工作的能力,推动完善基层统战工作格局。
因地制宜,补齐短板。在党派团体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同心共创”行动实施方案》,对党派团体经常性开展社会服务的镇(开发区、街道),优先确定结对共建关系,进一步优化社会服务项目,提升服务可持续性和群众的可及性。对党派团体资源较少的基层,武进区委统战部统筹资源,牵头党派团体与镇(开发区、街道)结对共建,补齐资源短板。如前黄镇农业特色鲜明,民建武进区基层委员会副主委担任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区委统战部牵头双方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实验工作对接,取得良好成效。
精准施策,项目化推进。以“同心共建促振兴 多党合作谱新篇”为主题,结对双方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五大方面,确定2024年度“同心共创”行动项目,明确服务内容、时间节点,实施项目化推进。区委统战部充分尊重双方意愿,探索各具特色、方便有效的服务方式,同时加强重点项目和创新项目的跟踪和指导,确保项目如期落地见效。如民革武进区基层委员会“中山兴农”教育服务团赴嘉泽镇开展《人工智能——改变世界,改变自己》科普讲座,点亮学生科技梦想,助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服务基层,成效显著。“同心共创”行动涵盖全区13个镇(开发区、街道),党派团体成员参与人数800人次,受益群众3000余人次,为关爱特殊人群、创新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等贡献了统战力量。九三学社武进区基层委员会的同心助残驿站对困难残疾人群体进行走访摸排、评估分析需求,细致筛选出一批迫切需要解决的“微心愿”,深入2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开展无障碍设施改善和心理疏导等服务,提升了残疾群众的居住便利,用实际行动为他们排忧解难,成为政府帮扶残疾群体的有力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