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系列活动,2次民族艺术展演,200余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宣讲,征集书法、美术、剪纸、编织、泥塑雕刻等中华民族传统技艺展作品877件,全省164所高校精心组织,165万名师生踊跃参加……这是江苏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融入高校办学治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举办的江苏省第二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在行动”系列活动交出的优异答卷。
本届活动于2024年4月下旬启动,由江苏省民宗委发起并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教育厅举办,活动以“铸牢中国心 凝聚奋进力”为主题,涵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艺术展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进高校暨“铸牢”知识竞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技艺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沙龙、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第二课堂等五大板块内容,全面展现了各族师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
以美润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艺术展演
一曲乐歌连起华夏千万家,一段舞蹈牵动民族团结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艺术展演以“品鉴高雅艺术,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各族师生共赴民族文化艺术盛宴,共同书写中华民族辉煌篇章,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生动展示新时代新青年积极弘扬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的昂扬精神风貌。
在展演中,民族舞蹈《丝路舞韵》,以细腻深情的舞姿展现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传统民乐曲《茉莉花》,用悠扬婉转的旋律描绘了一幅“江南茉莉图”;歌舞《大河之子》,用豪迈激情的声音表达各族群众对华夏大地的真挚情感;古筝重奏《西凉沙影》,用中国民族音乐的时代乐音映照着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文化;原创作品《盛世如愿》,用动感的舞步和热血的歌声表达中华儿女对新时代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一场场民族艺术展演,汇成一幅幅民族团结的优美画卷。通过民族民间舞蹈、民族器乐、民歌、诗歌朗诵等多元艺术形式,呈现出一场极富民族文化特色的视听盛宴,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浓厚氛围,展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激励各族师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以赛促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竞赛
中华民族跨越时空的文明之光,中华大地万古江河的壮阔画卷,助力新时代文化自信静水深流、直抵远方。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各族群众共同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繁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竞赛既是一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生动展示,也是一次推动“铸牢”宣传教育再学习、再领会、再深化的优质示范。
从6月的初赛到11月的决赛,全省各高校65万余名师生踊跃参加线上初赛,两组共16所高校冲入决赛现场。线上答题环节,同学们沉着应对、追赶比拼,展示了扎实的知识功底和良好的竞赛素养;现场决赛环节,脱颖而出的8所本科院校和8所高职院校,经过现场必答、抢答和风险题三轮激烈角逐,在精彩不断、扣人心弦的答题环节后,产生2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和10名三等奖。
正是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知识竞赛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得到了多元诠释,既涵盖了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也囊括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史实,还呈现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价值,让各族师生在以赛促学中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激发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探索。
以文化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技艺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集共同历史叙事、共同集体记忆、共同前途命运于一体的民族实体。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技艺展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共遴选110所高校176件优秀作品入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技艺作品网络展览,一件件饱含深情的优秀作品抒发了各族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翰墨飘香的书法作品,以纸笔为媒介,或楷书端庄秀丽,或草书飘逸灵动,一笔一划中凸显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泼墨中华的美术作品,巧妙地融入各民族元素的剪影,如藏族的哈达、维吾尔族的花帽、蒙古族的马头琴等,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大道至剪”的剪纸作品,在师生手中剪出了栩栩如生的民族团结美好愿景,剪出了民族团结进步之花长盛不衰的壮丽画卷;巧夺天工的泥塑雕刻,或细腻逼真,或粗犷豪放,传递了中华传统民间工艺的智慧与精髓;织造未来的编织技艺,运用竹、草、藤等天然材料,表达了对非遗文化的致敬与传承……
各族师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创作,依托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用优秀的艺术作品保存与塑造中华文化记忆,让各民族师生近距离感受中华民族鲜明的历史底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形有感有效地增强了各民族的情感联系、文化共性和心灵共鸣。
以理启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沙龙暨宣讲团进高校活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沙龙是一场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思想对话,“铸牢”宣讲团进高校活动则是一次生动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教育,通过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沟通中凝聚共识,讲述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传播民族团结进步声音,进一步巩固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主题召开的学术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等众多院校的专家学者。专家们从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的使命出发,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等议题,从不同视角对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诸多真知灼见,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建设和理论体系建设汇聚多元力量。
由省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专家、《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编写组成员和省第一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在行动”演讲大赛特等奖获奖选手组成的18名宣讲团成员,通过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精髓要义讲清楚、把“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讲清楚、把新时代民族工作应把握的方法原则讲清楚、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路径要求讲清楚,推动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以行践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第二课堂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高校第二课堂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载体,社团对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积极作用不断彰显。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第二课堂活动中,各高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等多元内容融入社团活动,构建起丰富活泼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第二课堂网络矩阵。
“医科石榴籽”社团以推动民族聚居地方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把医疗服务、健康知识送到基层,深化边疆地区人才供需对接,助力边疆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同心”民族文化社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牵头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民族风情展示、民族风味美食品鉴、“同心”小课堂等活动,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校园绽放;“格桑花开筑梦团”积极利用第二课堂阵地,8年间深入青滇黔新等民族地区,通过支教、文化传播、职业规划、科技普及等方式,助力各族学生健康成长……
江苏省第二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在行动”系列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江苏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勇毅笃行向未来、踵事增华再出发,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起点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在行动”系列活动,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铸越牢,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常开长盛,奋力推动新时代江苏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