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精辟阐述“新型政党制度”概念和这一制度的独特优势、鲜明特色,强调要坚定制度自信,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着力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这些重要论述彰显出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中国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是一项伟大的政治创造。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民主党派参政,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形式和本质上都有别于西方两党制或多党制。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得到了长期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是符合国情且行之有效的,深得人民拥护。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核心要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百年奋斗中历史的正确选择,也是人民的正确选择,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为迎接全国解放、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而发布的 “五一口号”,得到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的积极拥护支持。
如何推动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一项重大课题。民主党派提升履职质效,又是发挥多党合作制度优势的内在要求,是民主党派协助中国共产党实现国家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践行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
一、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充分保障民主党派发挥履职作用、参与国家治理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第十二条明确规定,新型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十六字”方针;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宪法》中也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通过国家根本法和党内法规明文规定,保障了民主党派发挥亲密友党作用,通过制度安排和法律保障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治理。各民主党派团结引导党派成员和联系群众,实现凝聚思想共识和汇聚磅礴力量的有机结合,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依法依据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基本职能,同时拓展社会服务工作的形式和内容,更进一步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改革、稳定的大局当中,形成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生动和谐积极局面。
二、民主党派提升履职质效是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必然要求
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各种改革风浪、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把牢正确航向,开启新年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给出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这就是“让人民监督政府”和“自我革命”。这“两个答案”为中国共产党成功跳出历史周期率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撑,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作为执政党,时刻保持清醒,不断自我革命,永葆青春活力,“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来推进”。
新时代新征程,作为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党派的成员不同程度面临能力不足和“本领恐慌”等问题。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水平能否适应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是否符能够合多党合作事业发展需求,关系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能否充分发挥。唯有以党为师,与时俱进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才能真正当好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才能更好地推动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把握新方位新任务新使命,对标政治坚定、组织坚实、履职有力、作风优良、制度健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目标,民主党派应紧跟中国共产党的步伐,不断加强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履职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五个方面建设,甚至开展不同程度方式的“自我革命”,以不断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
其中,履职能力建设既要求民主党派修炼内功,内强素质,又要求有高质量的履职成效,树立良好履职形象。强化履职能力建设,与其他四个方面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政治是引领、组织是基础、作风和制度是保障,而履职能力建设则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发力点、闪光点,也是其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重要的形式、渠道和载体。
三、以党为师,与时俱进,努力提升民主党派履职质效
(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进一步提高履职认识。充分认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反映我国社会的根本政治结构、政治关系和政治方向。中国共产党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民主党派要自觉支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纪律学习教育,巩固“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成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与中国共产党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履职的中心和大局,做到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首位基本职能,也是参政党衡量履职成绩、体现自身价值、展示自身形象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实践中民主党派应完善参政议政制度建设,培养参政议政骨干队伍,充分调动会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探索建立参政议政长效机制。
1.坚持问题导向,寻求良方良策。心怀“国之大者”,坚守“合作初心”,深刻认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大局和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硬道理,将大局所需和界别优势有机结合;紧盯中央和地方重大改革、重大经济发展问题、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建务实之言,献科学之策。换言之,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住痛点,展开研究,提出良方良策,将履职质效提升之作为履行职能的重中之重,而非歌功颂德,空话套话连篇。例如,民建徐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履职两年来,坚持无问题不建言、无调研不献策,坚持汇聚集体智慧,每年精心打磨一批高质量参政议政成果。两年来,提交高质量集体提案28篇,立案率100%,其中转化为民建省委会集体提案3件,市政协大会发言4篇,有8件集体提案分别被确定为市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两年来,上报社情民意信息220篇,采用率达80%以上,其中被中央级采用54篇;被省政协采用66篇;获市委书记、市长批示10余篇次。近两年参政议政成果数量和履职效能有明显提升。
2.完善参政议政工作制度,以期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因地制宜形成一套可行的参政议政(含协商报告、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工作管理办法、评比表彰办法,优化制度设计,奖励先进、鼓励后进;激发出各条展现上民主党派成员履职积极性,做到立足本职双岗建功。在综合会务评比中,注意加重参政议政专项工作的分值比重,和比会务活动、新闻宣传等工作分值相比要调高优化。充分发挥评比考核这一“指挥棒”作用,引导各级组织、专委会和广大会员思想上重视到、行动上落实好参政议政相关工作。
二是完善“出题、选题、结题、评优”工作机制,按时间节点(分季度或月份)有序推进课题调研工作,通过召开课题成果转化会议,提出修改意见,优中选优,最终转化为高质量集体提案提交政协和上级民主党派。及时召开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对课题调研和提案转化工作进行评先评优、总结表彰。
三是实行“三位一题”课题组制度,由执笔人牵头负责、企业界会员保障配合、青年会员学习落实,成员一般三到五人,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课题工作。同时,领导班子成员亲自领衔课题、带队调研、谋划提纲,指导调研成果撰写工作,形成带头示范效应。针对不同领域行业的党派成员,分组分类指导,建立专家数据库,把参政议政队伍带大做强。
3.实践中重点强化民主党派身份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参政议政委员会(参政议政人才库)、新会员支部、虚拟机关等骨干队伍建设,不断压实履职责任,逐步提升履职能力。试行竞争规则,对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参政议政委员会(参政议政人才库)进行履职绩效评比、实行动态调整,及时补充吸纳参政议政积极性高、能力较强的骨干会员进入骨干队伍,保持队伍的稳定性、活跃性和持续性。对新会员实行“能写能干能奉献”的“三能人才”培养目标,切实加强培训、交流互动,采用新老会员一对一辅导形式,促进强强联合、强弱结对。同时,加强虚拟机关,指导基层组织因地制宜设置参政议政科、组织宣传科等,把基层组织中的热心会务、参政议政能力较强的会员吸纳到参政议政科,承担课题调研、提案撰写相关工作。
4.注重提案办理协商,努力促使提案落地见效。在后期提案办理过程中,通过集中面商、带案走访协商、个别沟通等形式,尤其是注重采用“现场调研+座谈协商”形式,可以更直观精准了解提案涉及内容最新情况,针对性提出意见建议,进一步丰富了提案办理协商形式,切实提高了提案办理协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优质提案办理协商,进一步促进相关问题得到解决或得到重视,同时通过提案办理也进一步巩固了民主党派良好的履职形象。
(三)积极配合规范有序,切实提升民主监督实效。新型政党制度的“十六字”方针也为民主党派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发挥履职作用提供了根本遵循。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履行民主监督职能,本质上是致力于服务国家现代化目标和民主政治人民性宗旨,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进行监督,层次较高、针对性较强、方向性更明确、质效上要求也更高,这也是民主党派发挥挚友、诤友作用,协助中国共产党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民建中央和省委会分别接受中共中央和省委的委托,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务求实效,陆续开展了脱贫攻坚民主监督、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美丽江苏建设 ”等方面民主监督工作,取得的实实在在成效。相信在今后实践中民主监督的制度将更加完善、范围更加广泛、形式也更加多样、内容也更加丰富。
(四)找准定位提升素质,切实增强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的针对性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将民主党派基本职能由两项扩展为三项,增加“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职能,凸显了政治协商的重要作用。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各族各界人士就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的协商。协商层次较高、内容范围相对确定、涉及中央或地方重大事项,比如人事协商、立法协商、专题协商等等。政党协商和政协协商在主体、内容、形式上表现不同,但都属于政治协商,都是民主党派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形式,也是民主党派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实践内容。
民主党派履行好此项职能,一方面积极参与,强化政治协商价值认同,充分认识政治协商不是形式化的政治宣传,而是新型政党制度的特色表现和现实需要。另一方面政治协商的内容和特点,对民主党派也提出了有更高履职能力要求,需要我们切实提升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发挥民主党派智力密集和界别特色优势,针对协商内容深入调研、集思广益,做到有话可说、有根有据、有的放矢,多提有大局观、有针对性、专业性强的高质量协商意见和建议。
(五)利用资源优势打造品牌活动,树立民主党派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社会服务虽未列为民主党派基本职能,却是民主党派职能的延伸和拓展,是为党委政府分忧、服务社会和群众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民主党派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形式。
近年来民建中央坚持开展定点帮扶工作,民建各地方组织和广大会员积极响应,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在完善帮扶机制、拓展帮扶领域、打造示范品牌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效,有力助推河北丰宁、贵州毕节等定点帮扶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民建各市级组织也因地制宜开展了诸多特色社会服务活动,以徐州民建为例,除了积极参加民建中央和省委会部署定点帮扶工作外,还持续开展了“思源工程”生育关怀、“润企护航”服务企业、“携手育星”帮扶少数民族大学生、“情系国防绿”慰问驻徐部队等品牌活动,疫情期间还开展“关爱货车驾驶员”等社会服务活动,既围绕中心,服务社会,为党委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也有效参与社会事务,扩大社会影响,树立徐州民建良好社会形象。
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征程。民主党派需要以党为师,主动适用新时代要求,与时俱进更大力度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提升履职质效,为中国共产党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提供有益参考,努力推动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向世界讲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故事,当好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者、推动者、维护者,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