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论】一个月内两次召开,这个调研协商座谈会为何重要?

2024年07月15日 14:09:27 | 来源:统战新语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6月18日和7月8日,分别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和“畅通国内大循环”的两场调研协商座谈会,先后在北京召开。两场会议就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开展的相关重点考察调研成果进行协商。

  关注统战工作的朋友会注意到,近年来,“调研协商座谈会”经常出现在新闻报道中,调研协商座谈会是什么性质的会议,其召开背后又体现了什么意涵?

  重要政党协商形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完善政党协商的内容和形式,建立健全知情和反馈机制,增加讨论交流的平台和机会,使协商对凝聚共识、优化决策起到作用。同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提出,政党协商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基于共同的政治目标,就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直接进行政治协商的重要民主形式。政党协商的形式主要包括会议协商、约谈协商和书面协商三种形式。会议协商又包括专题协商座谈会、人事协商座谈会、调研协商座谈会以及其他协商座谈会。其中,调研协商座谈会,是由中共中央负责同志主持召开,主要就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重点考察调研成果及建议进行协商,邀请有关部门参加,一般每年2次。《意见》还指出,无党派人士是政治协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参加政党协商;工商联是具有统战性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参加政党协商。

  2015年6月8日,调研协商座谈会作为新的政党协商形式首次“亮相”。在这场调研协商座谈会上,民革中央、民盟中央、民进中央、台盟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

  自此开始,每年都由中共中央负责同志主持召开两场调研协商座谈会。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主要负责同志和无党派人士代表介绍重点考察调研成果,提出意见和建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听取意见建议,协商交流。会后,调研组进一步完善调研报告,提升议政建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024年恰是调研协商座谈会定期召开的第10个年头。调研协商座谈会的产生,正是着眼于进一步丰富政党协商的形式和内容,为党外人士参政议政搭建了新平台、拓宽了新渠道,成为了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一扇窗口。

  无调研、不协商;真调研、真协商

  2021年6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其中介绍了“中共中央每年委托民主党派中央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开展重点考察调研,支持民主党派中央结合自身特色开展经常性考察调研。”

  这里提到的重点考察调研,就是调研协商座谈会进行协商的重要内容。

  年度重点考察调研,又称“大调研”,一般每年一次,是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结合自身特色,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的重要活动,由中共中央统战部组织。根据中共中央有关工作安排,从“谁提出”、“谁组织”、“谁实施”、“到哪去”、“谁支持”,到调研选题、调研准备、实地调研、调研协商座谈、报送调研成果,每个环节间紧密相连,均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序可循。

  “大调研”工作始于1993年,经过30多年实践已形成一个完整、规范的运行过程,有力提升议政建言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了中共中央科学决策的有效实施。 

  以2024年为例,“大调研”的选题有两个方面: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畅通国内大循环”。从年初开始,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陆续召开座谈会,邀请相关部门代表和专家学者参与,充分听取各方对专题调研的意见建议,根据自身特色和关注点,选择调研切口,优化调研方案,以确保调研工作务实高效。

  3月中下旬开始,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分赴各地开展实地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形成一些思考和建议。一段时间以来,“统战新语”密集推送了“大调研”相关报道,基本反映了实地调研环节情况。

  ——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

  民建中央调研组聚焦“推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提出要加强统筹规划,引导各方共同完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为各类人工智能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民进中央调研组聚焦“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提出进一步培育新质生产力创新主体,探索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等人才培养模式。

  农工党中央调研组聚焦“推动生物制造高质量发展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不同功能、空间的优势互补。

  全国工商联调研组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示要引导和支持各类主体找准定位,发挥区域之长、企业之长,推动形成合作共赢局面。

  全国无党派人士考察团聚焦“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创新生态建设”,提出政府要引导企业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要重视科创企业对标准的诉求与呼声。

  ——围绕“畅通国内大循环”

  民革中央调研组聚焦“加快建设高效顺畅的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出加快流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推动流通产业向技术、数据、高素质人力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变。

  民盟中央调研组聚焦“加大创新力度,进一步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提出推动物流与产业深度融合,打通全消费链,让物流真正“流”起来。

  致公党中央调研组聚焦“完善基础制度,疏通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堵点”,提出要通过有效的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破解内生动力不足瓶颈,聚力打造域内中小城市创新发展高地。

  九三学社中央调研组聚焦“打通创新驱动发展堵点,增强国内大循环动力”,提出国有企业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更好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并加强指导、精准引导培育未来产业。

  台盟中央调研组聚焦“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打造新增长极,服务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出各地应进一步把握和用好已经形成的区域协同发展良好态势,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

  彰显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

  回顾十年间,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通过深入开展“大调研”、召开调研协商座谈会进行充分协商交流,进一步形成了共识、凝聚了人心、汇聚了力量。据统计,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召开或委托有关部门召开政党协商会议204次,确保重大问题决策更科学、更民主。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深入考察调研,提出书面意见建议1200余件,许多转化为国家重大决策。中共各级地方党委结合实际,就地方重大问题同民主党派各级地方组织进行协商,积极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通过深入开展调研、进行充分协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增强了参政履职的政治使命感和议政建言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培养锻炼了一批参政议政能力强、专业水平高、合作共事意识强的优秀人才,有力推动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自身能力建设。

  “坚定制度自信,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切实提高政党协商质量,不断健全议政建言机制”“广泛凝聚共识,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寄语言犹在耳。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确立75周年。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中必将焕发更加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 layer 置顶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