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经开区常住少数民族36个,少数民族人口2.2万人,主要为外来务工人口。其中水族人口1.2万人,占在常水族人口的90%以上。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服务在辖区务工就业的各族群众,经开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整合经开区组织部、民进经开区支部、公安、镇(街道)、村(社区)、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常州联络部等多方力量,以稳岗就业为依托,以共建共治为路径,推动构建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探索走出一条基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新路径。
顶层设计制度化。着力健全机制、强化基础,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一是建立制度明责任。把民族工作纳入党工委重要议事日程,细化责任分工,明确考核指标,定期听取专题汇报,压紧压实各部门责任。二是建优体系聚合力。构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依托党建+民族,打造一个集展示、活动、服务于一体的便民惠民服务中心——经开区红石榴党群服务中心,推动民族元素融入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为各族群众提供党建引领、就业咨询、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服务;依托党派+民族,指导民进经开区支部与经开区第二实验小学结对共建,开展“经开石榴花开”少数民族儿童护航行动,通过师生结对、资源共享,为各族学生提供定制化教学和帮扶,助力健康成长;依托公安+民族,打造首家经开特色“红石榴家园”工作站,常态化开展法治教育、矛盾调解、反诈防骗等活动,筑牢民族团结稳定基石。三是建强队伍提水平。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全市镇(街道)统战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1+1+1”要求,配齐配强镇(街道)统战委员、统战干事和民宗助理。定期组织培训,切实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民宗干部队伍。
稳岗就业常态化。始终把稳岗就业作为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加速岗位推介。与贵州、青海等民族地区签署劳务协作协议,建立长期劳务合作机制,定期组织本地企业到“民族8省区”开展专场招聘,先后招收8000余名民族地区群众进入辖区内企业就业务工。二是加大扶持力度。以培育民族特色优势产业项目为突破口,实施“家门口”创业工程,打造常丰社区水族马尾绣创业基地。助力“沙裕昌”等少数民族企业在质量管理、品牌推介、非遗申报等方面提档升级、焕发新生。三是加强服务保障。充分发挥“红石榴家园”的服务功能和辐射效应,常年为各民族务工人员提供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协调签署常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法律服务合作协议,专设法律援助工作站为驻常水族群众调解纠纷。
区域联动实体化。坚持帮助民族地区破解乡村振兴的难点、堵点,助推民族地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一是推出跨省通办。在全省率先开通少数民族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与贵州三都县达成通办事项113项,通过全程网办、异地代办、两地联办三种合作模式,不仅打通服务各族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更便利“苏商入黔”,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二是推进项目投资。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结对,围绕“西货东销、东企西引、西产东转、东才西用”的原则,在资金项目、人才智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交流。两地多次召开联席会议,推动实施东西部协作项目,推销共和县农畜特色产品。三是推动人才培养。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推荐选树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蒙景谋、“常州好人”韦红惠等一批先进典型。积极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在创业致富的同时助力家乡发展,近年来已支持十余位乡土人才返乡创业、回村任职,为民族地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力量。
管理服务人性化。着力抓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逐步实现各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一是抓实生活保障。设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站,为各族群众提供技能培训、子女入学、医疗救助等“一站式”服务。引导各族群众就地定居,建成常丰社区、省庄社区等多民族融合“嵌入式”居住社区,不断巩固各民族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二是抓好文化引导。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开辟“同心课堂”,选聘一批讲政治、懂政策、有爱心的各民族党员干部担任宣讲员,大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与各族群众一同过好春节、端节等传统节日,精心举办刺绣大赛、水族篮球赛等各类活动,以实实在在的工作筑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丁堰街道常丰社区“水汉一家亲——欢天喜地过新年”活动被央视报道。三是抓细基层治理。把民族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做好各民族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成立少数民族人民调解室,选聘优秀少数民族党员干部担任矛盾纠纷调解员,以“自己人”处理好“自家事”,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