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聚焦“五新”探索旅游促“三交”新模式

2024年03月15日 11:24:48 | 来源:镇江市委统战部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江苏镇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有“大江风貌”的独特韵味共有30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镇江市深入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五新”,以镇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一是新内涵呈现文化交融。镇江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超过3000年,以厚重的历史和人文之美久负盛名。市有关部门协调全市景区景点建立创建联盟,挖掘文物古迹和旅游景区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景区景点员工培训、导游解说,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制定《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镇江段建设保护规划》,以中华文明探索、中华民族大融合历史、中华文化标识为主题,推进江河交汇·京口瓜州千年古渡保护展示项目建设,创建一批融入非遗、戏剧、街头艺术的文旅融合新空间。

  二是新线路架起情感桥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城市建设格局,打造26家“红石榴家园”、6处“红石榴广场”、8处“红石榴服务站”,开通56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交专线,串联各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阵地近20处。推动打造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价值理念的旅游产品,持续开展金山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文旅消费节、乡村文旅四季歌、“万人走进西藏·相约云上达孜”等活动,设计推出3条“铸牢”主题文旅线路3个试点示范项目,开展文旅活动、研发文创产品,推出“远方的家”等一批民族特色旅游线路品牌,品牌效应辐射长三角区域。

  三是新业态展现发展活力。以“旅游+”融合发展为突破口,助力“非遗+旅游”,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9项,市级非遗项目遍布全市,绽放优秀传统文化光彩;助力“农业+旅游”,在民族聚居地创建特色田园乡村,相继建成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民族风情园、非遗文化展示馆、特色民宿等项目;助力“体育+旅游”,组建全省首支登陆贵州村超代表队,以在民族地区举办特色体育赛事活动为契机,推介镇江城市风貌和旅游资源,打造情景表演唱《千年等一回》等城市IP,推进农文旅体商融合发展;助力“云端+旅游”,推动镇江中小学与民族地区学校开展相聚云端线上主题班会活动,交流风土人情、民族团结故事、特色美食。

  四是新主体推动民族融合。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西津渡创建镇江达孜民族工作交往交流交融中心,全力打造“党史教育+民族团结”、民族服饰等文化展示专区,配套建设红石榴活动中心、藏族饮食文化馆等互动体验专区,开创运营西藏·达孜净土健康产品展销中心,对口销售达孜自治区30多家实体企业生产的商品,将天然饮用水、虫草、藏医药等特色产品推向更大市场。探索文化指导师志愿服务模式,从镇江市万余名文化志愿者中遴选出首批56名文化指导师,入基层提供文化指导和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更大程度上激发全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赓续城市文脉,起到重要作用。

  五是新基地满足多元需求。拓展10家高品质公共文旅服务空间——文旅驿站,提升博物馆、民间艺术、美术馆等场馆旅游服务,在金山、焦山等景区驿站嵌入书画、非遗展示,丰富游客多元文化体验。整合14家新兴文化传播空间——小剧场,每季度遴选整合12台优秀舞台剧目,截至目前已举办小剧场活动190场,惠及线上线下群众90万人次。丰富10家沉浸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地——非遗守望空间,提供体验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镇江锅盖面制作、太平泥叫叫、孙氏太极拳等民俗文化。培育18处大众共娱共乐的文艺新空间——艺术转角,在城市人群集聚区开展民族艺术表演活动,更好地赋美镇江城市气质。

  (镇江市民宗局供稿)

  • layer 置顶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