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街道积极协调市五院、侨胞之家力量,为一百多名老年人提供了义诊和义剪服务,身为一名侨眷,我感觉这次活动很有意义。”虹桥街道侨眷杨霁说。随着基层治理力量的不断多元化,归侨侨眷也凭借着自身资源多、见识广等特点强势入驻“红管家”,切实为解决基层难题出谋划策。
“能解一个是一个,邻里一家亲最重要!”
聚侨力,促膝解“码”在一线。“能解一个是一个,邻里一家亲最重要!”陈慕君是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侨眷,今年8月31日被评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2003年,陈慕君牵头成立“开·心锁”民调小组,开启了长达20年的“娘舅”工作,参与调解居民矛盾1729件。今年,陈老带领团队一同加入了“红管家”队伍。作为虹桥社区“5680”党群服务网点的金牌项目,“开·心锁”充分发挥侨眷资源、阅历优势,不论是租房难题、漏水问题还是老旧小区改造难题,都能从各方角度出发,劝解矛盾。他坚信没有解不开的心结,用坚韧与关爱融化了一道道冰墙。
“老年人理发需求很多,不仅仅是侨眷!”
暖侨心,壹元理发进万家。“老年人理发需求很多,不仅仅是侨眷!”2014年,魏秀芳探望失独侨眷张连珍时,见97岁高龄的她因行走不便多年未出门,交谈中发现她对自己乱糟糟的头发十分不满,于是,老魏就此萌生了学习理发的念头。半个月的学徒时间,老魏学会了理发,自此,2015年在社区的协助下成立了壹圆理发室,不论是医院、护理院还是家中,都可以享受上门理发或每周二的定点理发服务,仅收费1元用于邻里关爱基金,“红管家”魏秀芳不仅为归侨侨眷提供了贴心服务,也为更多虹桥老人解决了理发困扰。壹圆理发室先后吸引了8位志愿者的加入,其事迹被中央、省、市媒体争相报道。
“为侨服务也不能落下,双向奔赴才更有盼头!”
凝侨智,花样生活有盼头。“为侨服务也不能落下,双向奔赴才更有盼头!”在虹桥,归侨侨眷“小事不出居、难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通过侨帮侨“空巢侨眷帮扶制度”“社干结对帮扶制度”“归侨侨眷互助制度”全方位关爱归侨侨眷的工作生活。“学雷锋”志愿服务站、“5680”党群服务网点以及“红管家们”主动为有需求的归侨侨眷提供帮助。开展侨法宣传,书籍、画册、音像资料等一大批涉侨资料摆放于韬奋书吧供取阅。教育点播厅设置大屏幕电视和互联网电脑,与位于世界各地的亲人密切联系、在线视频,关注当地信息,缩短距离。通过红色电台、报刊图文、制度上墙、电视网络将侨文化惠及到每户侨眷。
归侨侨眷入驻“红管家”,是虹桥街道基层治理多元化的一次成功探索,他们在老旧小区改造及后续管理与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借助“开·心锁”民调小组、壹圆理发室等惠民服务,以更宽的视野,项目化、系统化地助力基层治理,为老百姓带去实惠。同时,虹桥街道也在不断优化侨居环境,为归侨侨眷营造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实现“双向奔赴”。
(崇川区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