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海县桃林镇持续激发统战工作活力,深入挖掘统战元素,找准统战工作与乡村振兴结合点,加快构建“统战+”工作格局,把统一战线服务基层的功能优势最大化,为乡村振兴不断夯基蓄力。
一、“统战+产业发展”,下好产业振兴先手棋
一是挖掘激发企业力量。加大基层统战资源挖掘力度,进一步摸清民营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乡贤等统战成员底数,完善统战人才库信息。通过多方联动,成功注册成立桃林镇商会,积极引导统战成员参与乡村振兴,共挖掘商会成员147名,建立20名乡贤信息库,仅2022年,由桃林商会牵头,投入社会公益事业资金达500万元。
二是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制定印发《桃林镇“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方案》,引导9家民营企业与5个特色产业优势村和4个发展后进村签订村企共建协议,落实资金1100余万元,为村集体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助力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过100万2家,过50万9家,成效明显。
三是发挥标杆示范效应。充分发挥桃林北芹蔬菜产业拉动作用,创新“支部+商会+合作社”发展模式,将统战优势切实转化为发展优势。桃林镇商会会员单位在北芹村成立合作社,在蔬菜种植、销售等各个环节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吸纳社员580余户,带动6300余人走上致富路,村集体增收达150万元。省级农业园区——东海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落地北芹村,获得省级扶持资金5000万,目前功能区已全部投入运营。
二、“统战+美丽乡村”,激发生态振兴新活力
一是助推特色品牌打造。引导统战成员积极参与,助力品牌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建立以桃林舞狮、苗庄民俗花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为龙头,以桃林酒、烧鸡、酱豆等地域品牌美食为主体,以西红柿、西葫芦等绿色优质农产品为基础的品牌发展体系,围绕“非遗传承保护活化、循环经济产业强化、桃源酒巷街道靓化、主要道路改造体系化”四化实施10个乡村公园、4条重点道路景观、34个节点绿化建设、15条河道整治,其中北芹村成功获评“全国文明村”。
二是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广泛动员统战成员积极投身到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中,注重抓好帮扶村基础建设、沟渠整治、危房改造、厕所改造、卫生保洁、村庄绿化等工作,以务实举措推动宜居环境建设,21个行政村村容村貌由内至外持续改善。
三是加大硬件投入力度。在政协委员、民营经济人士、乡贤等积极参与和建议推动下,总投入6000余万元,提档升级镇区路面4万平方米,对桃北线、桃西线等7条主干道进行全面修复提升,镇区路网建设体系更加完善。常态开展道路交通、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完成庭院美化65户,绿化出新300亩,配备智能垃圾分类站2处,A级旅游公厕1座,拆除违建37处共3.28万平方米,镇区形象焕然一新。
二、“统战+基层治理”,共绘和谐稳定同心圆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依托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文化广场、民族团结大舞台等,通过“听、讲、送、学”的方式,以百姓视角,用群众语言,广泛开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统战知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讲活动10余场次,发放资料1500余册,切实增强各族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巩固提升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是搭建活动阵地平台。引导统战成员积极参与对口帮扶、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参与人次近1200人,形成了统一战线广泛参与基层治理的生动局面。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组建爱心律师团,开展法律知识“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宗教场所”活动,宣讲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律援助,大力推行“12348”法律咨询服务热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成为社会治理工作的参与者、协调者。依托“侨之家”活动阵地,开展侨法宣传进街区活动4次,200余人次参与,为侨胞侨眷和本地居民学习侨法提供平台。
三是完善协商议事机制。围绕基层治理的难点、阻点、痛点,建立由统战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统战成员参与的协商机制,依托22个协商议事室,将统战成员融入镇村协商议事室,由统战成员、村干部、党员、群众构成议事主体,搭建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协商议事新平台,让统战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人士的力量,把话筒交给群众,把诉求解决在身边,共协商解决石埠街道道路“白改黑”、北芹蔬菜大棚排涝等民生实事17件,为乡村振兴注入统战活力。
(东海县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