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侨公共服务是个系统工程,包含涉侨政策法律服务、涉侨事务服务、侨界民生服务和事业发展服务等,涉及到公安、文教、社保、医疗等多个部门,关系到侨胞权益的保障、地方营商环境的改善。常州作为苏南经济最活跃地区之一,吸引了一批华人华侨和归国留学人员来常创新创业,海内外侨界人士与常州在经济、科技和文化等领域联系紧密,合作密切。如何为广大侨界人才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和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激发侨界创新创造的活力,吸引更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到常州创新创业,常州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就加强为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开题破局,实施了一系列新举措。
常州注重系统谋划,从建立完善为侨公共服务体系和侨务工作机制入手,在全省地级市率先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为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统战部门主导协调、26个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的大侨务工作机制,健全市、辖市区(经开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侨务工作网络,配齐专兼职侨务干部,摸清底数形成《侨情资源信息库》《侨情图》《侨情报告》,通过总体谋划、资源整合、工作联动和机制创新,打造科学规范有效的为侨服务平台、网络和品牌,统筹形成了“三维”为侨公共服务体系。
搭建三大“e”服务平台
打造为侨服务网上综合平台——“侨e家”。依托“常州统一战线”微信公众号,以 “一个系统界面”和涉侨行政、创新创业、信息发布、中华文化、基层侨务、e家在线等“九大功能板块”为架构,下设政策法规、出入境、医疗、教育、政策集成等21个子栏目,为侨提供了一个便捷的网上信息服务通道,打造了一个专属的网上“侨之家”。
打造“常侨通”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依托“江苏政务服务网”,创设“常侨通”特色服务专栏,专栏中分6个子栏目,为侨界人士办理涉侨行政和社保、出入境等提供便捷服务。
依托“苏统云”,实现侨情资源综合集成、联通共享。定期开展侨情调查,掌握华侨华人、归侨侨眷、留学人员和侨资企业、涉侨基地、涉侨团体等信息,分层分类建立侨情数据库、侨界人士基础库、侨界代表人士库,实时动态管理数据信息。目前进入苏统云数据库的侨界人士有5000余人,侨界代表人士有300余人。
健全“1+3”服务网络
“1”是在市、区两级政务服务大厅将涉侨事务纳入综合窗口受理,实现侨务行政事项“一网通办”。“3”是在侨胞侨企集聚的社区、园区、校区分别打造“侨务工作示范点”“华侨华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为侨服务工作站”,通过党建+侨建,社区侨务与便民服务、社会综合治理、基层文化活动全面融合,促进双向服务;园区提供创业培训、项目申报、投资融资、科技成果转化等专业服务和各类公共服务;校区引育海外高层次科研人才,搭建产学研工作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打造三类服务品牌
打造创新创业品牌——“创业之桥”。形成完善的“一赛一会一平台”服务链,打通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项目的“最先一公里”。开展走百家侨资企业、访百名侨界人才“双百”行动,编印涵盖最新人才、项目、产业等政策的《汇编》,帮助侨企和侨界人才统筹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推动人才和惠企政策落地。
打造生活服务品牌——“侨”字系列。获得省委统战部资助的14家省级侨务工作示范基地,分别围绕政务服务、民生保障、社区便民服务、基本公共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事项,因地制宜打造“菁侨汇”“侨海驿站”“彩红侨”“横山侨”“同心侨”等品牌,提供政策支持、居留便利等服务。
打造法律服务品牌——“法护侨益”。发挥市华侨投资权益保障协调委员会、市涉侨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以及为侨法律服务团的作用,提高为侨法律服务水平。开设侨法宣传月,根据疫情形势下的新困境等现实需求,举办“侨心向党 圆梦龙城”“法护侨益 惠企暖侨”等主题活动,开展普法宣传、政策送达,切实维护侨胞侨企合法权益,帮助侨胞侨企纾困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