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全面梳理镇江工商业发展百年历程的《镇江市工商业联合会 镇江市总商会志》,日前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六编,近50万字,时间线从1903年镇江商会筹备起至2020年,分历史沿革、重要人物、大事专记、文献辑录等方面。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遗产,它将绽放资政育人的独特魅力,为创新开展新时代工商联工作明方向、聚力量。
表达历史的厚重
镇江商会1905年成立,至今已117载。一代代镇江工商业者实业报国,涌现出了冷遹、陆小波、严惠宇等一大批爱国工商业者。他们身上艰苦创业、厚德重信、造福桑梓的担当情怀,熠熠生辉,泽被后世。诸如镇江商会收复英租界、冷遹延安见证“窑洞对”、陆小波迎接解放军渡江等重要历史事件,激荡磅礴,在民族工商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镇江印记。
1953年,镇江市工商业联合会成立后,始终紧紧围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和任务,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荣辱,与镇江经济社会发展同风雨共命运,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进入新时代,镇江市工商联团结带领广大工商业者诚信守法、勇立潮头,积极投身产业强市、创新驱动、生态低碳等发展实践,涌现了一批优秀企业家,大全、天工、鱼跃等一批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境内外上市企业总数达24家,为时代进步贡献了力量。
正是为了表达这份历史厚重感和激励后来者,2016年5月市工商联提出了编志设想:讲述清末与民国时期镇江商会发展状况,重点叙述镇江市工商业联合会成立后,在各个时期镇江工商界人士响应党的号召,为镇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的独特作用和工商联自身建设的发展历程。
五年辛苦始成书
志书编写之初,市工商联成立了编纂委员会,聘请王礼刚、李德柱两位文史爱好者,与市工商联机关同志组成编写组,拟定编修大纲、制订工作计划、展开资料收集等工作。他们先后多次走访市史志办、市政协文化文史委、镇江市档案馆、镇江博物馆、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以及镇江市范围内清代与民国时期工商遗存,通过查阅资料、听取介绍、现场记录、内容比对等多种途径,收集了100多万字的历史资料。
2018年,在讨论研究并征求市史志办意见的基础上,以修订的编写大纲为依据,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同时向全市工商联系统征集资料。2019年9月,编写组人员开始志书编写,他们经常就某个问题反复征求意见,力求内容客观真实、文字表述准确、结构相对完整。2020年4月,志书初审稿完成,向市、县两级工商联机关和各商协会征求意见;7月志书复审稿完成,召开多次专题研讨会,听取各方意见。2021年6月,市史志办组织8名专家对志稿审核,之后根据意见修改完善,至年底终获验收。
志书编纂不同于一般文史稿写作,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它有着严格的写作规范和审定程序。市工商联副主席胡舜根认为有两个重要步骤:一个是编写大纲的修订,他将弘扬主旋律、系统性思维和坚持实事求是列为编写三原则,为大量资料的浓缩简省找到了明确依据;另一个是编写和审定程序的规范性,这是确保志书高质量的一个关键。
原创性最吸引人
镇江商会的资料原来只是零散残存在各个历史档案或地方文史书籍中,没有进行系统归纳和整理,《镇江市工商业联合会 镇江市总商会志》的出版,比较完美地解决了这一困扰地方文史爱好者的老问题。翻阅志书,发现有很多原创性内容,这源于编写组的不懈努力和深度挖掘。
志书第一编为清末与民国时期镇江商会,里面不少内容都是第一次发表。镇江商会是镇江民族工商业者为维护自身利益而组织起的一个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自治性社会团体,各同业公会为其团体成员,镇江商团、商学同志会、市民公会为其办事机构,志书对它们进行了逐一介绍。同样,在志书第四编“人物传”中,有51位近现代镇江工商业前辈的事迹说明,涉及镇江籍在本地、外地和外籍在镇江经营者。而在志书第六编“文档碑记”中,也有大量珍贵文史资料和信息,它们都从不同侧面印证了镇江商会的辉煌历史。
志书中有不少清代或民国时期老照片,也弥足珍贵。还有很多附图,原先可能只是一些辨识不清的碎纸,编纂者将有用信息制成图表,便于查阅。当然,由于历史原因有些工商史料已散失,无从查找,只能空缺处理,但毕竟瑕不掩瑜。镇江市徽章收藏者闫佳表示,志书中的不少资料对他的红色收藏很有帮助,感谢市工商联出了一本好书。
市工商联的担当
如果说镇江商会更多侧重于过去时,那么市工商联则是现在时的表述方式。无论是在协调公私关系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还是在服务个私企业的改革开放时期,或者是在大力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新世纪里,市工商联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后,市工商联各级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民营企业座谈会重要精神,围绕“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聚力产业强市重大战略,践行“三高一争”新实践,大力践行新“四千四万”精神,主动为会员提供各种经济服务,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市工商联注重发扬老一辈工商实业家实业报国、济世惠民、扶贫助困的优良传统,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他们履行社会责任、投身光彩事业。这些年,镇江市民营企业家主动参与镇江脱贫攻坚工程和乡村振兴行动,以实际行动展示工商界人士的大爱情怀。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市工商联积极发动民营企业和工商联组织筹措防疫物资。据不完全统计,市工商联会员企业和工商联组织捐资捐物价值近2亿元,体现了责任担当。
胡舜根认为这一切都可归结为“资政育人”,志书的出版正是对这一工商联长期实践的传承和接续,特别是对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来说。
集体智慧的成果
以史为鉴,以史明志,以史育人,便是这本志书的意义和价值。翻开书,首页即市委书记马明龙作的序,期望“进一步激发全市广大工商业者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而本书的编纂过程,更是凝聚了来自方方面面的智慧。
五年多来,编纂工作长期得到镇江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厚爱,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委统战部等很多部门的大力支持。对市史志办的全力指导,编写组成员王芳一直心存感激,编纂过程中每当遇到困难,都会第一时间寻求市史志办的帮助,而每次对方都会尽心尽力。还要感谢很多提供资料和线索的单位,如市政协文化文史委、市档案馆、镇江博物馆、镇江焦山碑刻博物馆等,以及工商联系统各单位和广大民营企业……这本志书还有很多人性化设计,比如使用淡黄色纸,大号字体印刷,这些都让阅读体验更为舒适。
镇江地处江河交汇处,依江而生、因水而兴,自古漕运发达、商贾云集,历来为水陆要冲、商埠重镇。某种程度上,镇江商会的历史可以看作镇江近现代发展史的一个缩影,更何况很多大事件都与商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这本志书的出版为我们厘清了很多悬而未决的历史问题,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此书问世可视为市工商联不断进取的力量源泉,它由根溯源,吹响了全市民营企业家创新实干、勇毅前行的集结号,力争在镇江建设新征程上跑出昂扬的姿态。
(镇江市工商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