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安市工商联以提升企业获得感和营商环境满意度为抓手,发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开展“法润民企”品牌系列活动,推动民企法律服务工作持续做细做实,淮安市“‘法院+商会’诉调对接工作经验”入选国家发改委《优化营商环境百问百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一是深化机制建设。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委营商办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法润民企“双走进”活动的实施方案》,组织企业家进法院、法官进企业“双走进”活动,为企业纾困解难;与市检察院合作,围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建立联席会议、巡回检查、案例发布等九项制度,护航民营企业发展;与司法局合作,开展“万所联万会”行动,全市各级律师事务所联系服务各级商会、民营企业,增强企业法治意识,规范生产经营;与市仲裁委合作,推动仲裁服务向商会、企业延伸。
二是夯实组织基础。发挥工商联、商会面对面联系民营企业的职能优势和组织优势,构建了“1+7+N”(1个市级调解委员会、7个县区建立商会调解工作中心、N个“商会调解工作室”)三级商事调解工作网络,建立了包括各级工商联干部、商会负责人、法律工作者在内200多人的商事调解工作队伍,明确调解范围,规范调解流程,落实配套保障,实现市级商会调解组织100%实体化运行,今年一季度,全市商会参与调解商事纠纷80余件,帮助企业节省诉讼、执行成本200余万元。
三是放大品牌效应。在全省率先编印《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手册》,开展“啄木鸟”法治体检,针对企业在管理、融资、用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问题进行深度阐释,为企业提供“提醒式”宣传服务;通过“以案说法”方式开展法治教育,举办法治教育讲座,现场解答涉法问题;深入开展送法进商会、进园区、进项目、进企业“法律四进”活动,主动问需于企,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公平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