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导读
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945 年 8 月—1949 年 9 月)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两个命运的大决战,并不可避免地成为国内各种政治势力斗争的焦点。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内战、独裁、卖国的政策,破坏政协协议和停战协议,全面发动内战,导致第二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积极争取实现国内和平民主,组织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团结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共同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筹备召开新政协,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基本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今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召开。出席大会的有党派代表、区域代表、人民解放军代表、团体代表共45个单位及特别邀请人士,共有正式代表、候补代表及特邀代表662人。全体代表推选出毛泽东等89人组成大会主席团。主席团推举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宋庆龄、李济深、张澜、沈钧儒、谭平山、蔡廷锴、黄炎培、马叙伦、马寅初、郭沫若等31人组成主席团常委会,林伯渠任大会秘书长。
中共中央主席、新政协筹备委员会主任毛泽东主持大会并致开幕词。他指出:
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因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毛泽东充满自信地说: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会上,周恩来作了关于起草《共同纲领》草案的报告。9月27日,会议一致通过了四项决议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改名为北京;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当年为1949年;
(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正式制定以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关于国旗、国歌、国号,会议中还出现过一段插曲。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会议决定以政治协商会议的名义,通过新闻媒体向全国公开征集国旗,之后共收到海内外应征稿件3012份。经初选,评委们一致看好三幅图案。为了慎重起见,筹备小组把这三幅设计图案与其他被选出的稿件编成一本《国旗图案参考资料》,共38件作品。其中,第32号是上海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图案,是筹备小组成员之一的田汉从被淘汰的设计稿中重新找出来的。代表们热烈讨论,但意见不统一。9月25日晚,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召集国旗、国歌、纪年、国都等事宜协商座谈会,当讨论到国旗时,毛泽东从桌上拿起五星红旗图案问大家怎么样?张治中、贺绿汀都表示自己同意32号。毛泽东微笑地说:“过去我们脑子老想在国旗上划上中国特点,因此划上一条,以代表黄河,其实许多国家国旗也不一定有什么该国的特点。苏联之斧头镰刀,也不一定代表苏联特征。英、美之国旗也没有什么该国特点。我们这个五星红旗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毛泽东的话音刚落,会场上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投票表决,一致通过了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1949年6月15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中南海勤政殿开幕,马叙伦担任第六组组长,主持拟定国旗、国徽和国歌方案。9月25日晚,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召开座谈会,听取关于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问题的意见。会上,马叙伦率先提议:用《义勇军进行曲》暂代国歌。徐悲鸿等许多代表表示赞成,但一部分代表提出需要修改歌词。周恩来支持马叙伦的建议,赞同用原来的歌词,并认为“这样才能鼓动情感。修改后,唱起来就不会有那种情感”。最后,毛泽东拍板,歌词不改。与会者一致赞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确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49年10月1日,马叙伦登上天安门城楼,出席了庄严豪迈的开国大典。听到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雄壮国歌响彻云霄,马叙伦感到无限幸福和自豪。大典结束后,他饱含激情写下大幅作品“得宿”二字,以表达自己追求真理、为正义事业流血奋斗终于安得归宿,以庆祝中国民族独立解放、人民幸福的共同夙愿终于得到实现。此外,每年10月1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也是在马叙伦的提议下确定的。
1949年9月22日,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听取有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文件起草经过的报告。董必武报告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草拟经过,并说:“国家的名称问题:本来过去许多人写文章或演讲都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黄炎培、张志让两先生曾经写过一个节略,主张用中华人民民主国。在第四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讨论中,张奚若先生以为用中华人民民主国,不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现在采用了最后这个名称”。经毛泽东审定将新中国国号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关于要不要“简称中华民国”,代表们发生了争论。9月26日,应周恩来、林伯渠联名邀请,张元济、陈叔通、沈钧儒、周致祥、何香凝、黄炎培、张澜、符定一、马寅初、徐特立、吴玉章、陈嘉庚、司徒美堂等23位各方面知名人士到东交民巷六国饭店参加午宴,并商谈国号简称问题。周致祥、司徒美堂、沈钧儒等反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加上“简称中华民国”。9月27日,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讨论和通过《共同纲领》和《政府组织法》时,一致同意并决定去掉国号后面“中华民国”的简称。新国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于27日和29日先后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文件。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合影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它的最后一天选出了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六人为副主席,陈毅、贺龙、李立三、林伯渠、叶剑英、何香凝、林彪、彭德怀、刘伯承、吴玉章、徐向前、彭真、薄一波、聂荣臻、周恩来、董必武、赛福鼎、饶漱石、陈嘉庚、罗荣桓、邓子恢、乌兰夫、徐特立、蔡畅、刘格平、马寅初、陈云、康生、林枫、马叙伦、郭沫若、张云逸、邓小平、高崇民、沈钧儒、沈雁冰、陈叔通、司徒美堂、李锡九、黄炎培、蔡廷锴、习仲勋、彭泽民、张治中、傅作义、李烛尘、李章达、程潜、张奚若、陈铭枢、谭平山、张难先、柳亚子、张东荪、龙云等56人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当宣告毛泽东当选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时,会场一致起立,热烈鼓掌并欢呼万岁至数分钟之久。
同时,会议选出以毛泽东为主席的由180人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会议还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给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致敬电》,通过竖立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定和纪念碑碑文。朱德致闭幕词,会议胜利闭幕。当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礼。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的胜利完成。这个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及爱国民主人士长期共同奋斗的结果,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巨大成功。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