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扬州市创新思路举措,配强工作力量,打造特色亮点,加快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激发基层统战工作新动能,为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厚植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贡献力量。
统战元素融入党群服务中心,打通统战服务最后“一公里”
邗江区双桥街道康乐社区网格管理信息系统里,社区居民信息一目了然。其中,民主党派成员、侨眷侨属、少数民族群众等统战成员基础信息和服务项目信息具体详尽。统战服务融入党群服务中心、融入社区网格管理,是扬州市统战元素融入党群服务中心的一个缩影。
为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拓展为基层统战成员服务领域,增强基层统战成员认同感归属感,市委统战部印发推动统战元素融入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指导各地在党群服务中心开辟统战工作阵地或设立专门服务窗口,为基层统战成员提供特色化个性化服务。
邗江区竹西街道安平社区有少数民族群众56人。社区将服务好少数民族群众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明确服务对象、服务需求、服务项目“三张清单”,在服务大厅专门设置统战成员服务窗口,公示服务内容清单。去年一位少数民族居民开了一家花店,但疫情对花店生意影响较大。社区统战干部通过妇联系统申报免息贷款,帮助花店慢慢开始盈利。统战元素融入到党群服务中心,更有利于整合资源开展服务,推动统战工作与党建工作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服务共做、品牌共创,让群众感觉到,统战工作是接地气的暖心服务,是与镇、社区党建互融共进的一部分。
83个乡镇(街道)配全民宗局长,夯实基层工作力量
作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市,扬州市在去年“三整合”改革中推进乡镇(街道)治理体制改革。乡镇(街道)原则上设置“一办八(七)局”,原先的民宗助理岗位被取消。扬州市进一步优化完善镇街部分职能,全市83个乡镇(街道)都在党群工作局挂牌民族宗教事务局,建立起市县乡三级工作体系,局长由统战委员兼任,工作任务较重的乡镇明确一名副局长,各乡镇(街道)普遍配备工作人员,有力确保了基层民宗工作的有效运行,为“零距离”服务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乡镇民宗局长的设立,职责分工更加明确,民族宗教工作责任到人,同时因设在党群工作局下,整合资源力量开展工作更加有力。疫情防控期间,乡镇(街道)民宗干部融入网格,组织宗教活动场所严格落实“双暂停”,做到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确保了宗教领域疫情零感染、零病例、零传播。扬州率先挂牌成立乡镇(街道)民宗局,赋予其协调服务、做实事务、管理网格、配合执法等职能,实现了市县乡“三级局”的工作体系,为提升民族宗教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拓展了新时代民宗工作扬州实践。
加强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基层统战工作科学化水平
扬州市委统战部率先出台《关于加强全市乡镇(街道)统战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基层统战工作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
突出工作内容标准化。明确乡镇(街道)统战工作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促进非公经济“两个健康”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推进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并统筹做好各领域工作,为乡镇(街道)统战工作划出重点,明确任务清单。
突出组织架构规范化。建立市县乡三级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 83个乡镇全部配备专兼职统战委员,1329个村(社区)党组织明确统战工作联络员。在全省率先实现民营企业统战力量和统战工作两个全覆盖,配备3840名统战委员(联络员)。
突出考核激励制度化。把统战工作纳入县(市、区)对乡镇(街道)综合考评内容,对基层统战工作规范化建设进行量化指标考核。考核结果与单位考核和统战干部个人评优挂钩,让基层外有压力、内有动力,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