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既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节点,又是重大起点。在即将迎来建党百年庆典之际,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于6月24日发表了《传承初心,践行使命,大道同行》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三个始终”,即:始终铭记一个信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守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始终遵循一个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为了传达落实讲话精神,进一步扩大前期举办的各种活动成果,民建江宁区基层委员会于6月27日下午在会员企业南京锦江园林景观有限公司二楼大会议室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民建江宁区基层委员会学习党史、会史主题活动。
为最大化地让广大会员会友参与到这次重要活动,主委会经过认真讨论,决定在行将迎来七一党的生日之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开展活动。虽然此时南京正处梅雨季节,连日大雨滂沱、酷暑难耐,江宁区近60名会员会友还是克服困难,以饱满的热情参加了这次活动。
同时为增强活动效果,江宁区基层委也是煞费苦心,在不断总结前期已经举办党史会史学习培训班及大讨论、组织民建会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场教学、参加统战及民建系统举办的各种文艺活动等的基础上,决定选取一个较大场地将会员最大可能地集中起来,将现场组织成“大讲堂”“大舞台”和“大家庭”三维一体的“众创空间”,从理论、文化到心灵的不同精神层面上,奉上三道大餐,共飨“庆祝建党百年”的饕餮盛宴,全方位地铸炼思想、增进共识、凝聚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以身体力行贯彻“三个始终”。
一、开设群策群力的“大讲堂”——以“学习”大餐铸炼思想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学史之前发动总动员,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学员为什么学、怎么学、学什么的思想认识。在此基础上,会员自己开设主讲的“大讲堂”分别从中共党史、民建会史和货币专题史不同维度进行了现场授课。
第一部分中共党史由会员陆儆隽主讲,他以扎实的党史知识功底带领大家提纲挈领式地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各章节主要内容,为大家指明学习方向和教会学习方法。更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谈了他最近学完党史后登载在民建中央网站上的《留下》一文。可以说,这第一课是一次对中共党史简要而全面的系统梳理,生动而活泼。第二部分民建会史由会员吴佳佳主讲,《从几件史实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优良传统及中国民主建会会史》以民建历史上的几件大事作为切入点,重要理论、重大史实交相辉映,进一步增进了会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增强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第三部分专题史由会员张武军主讲,精心选取彰显民建经济界特征的货币专题史。“走的再远,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与建党百年紧密契合的《红色主权货币》课程一方面大大拓展了会员的视野,另一方面通过对作为中共党史重要组成部分的红色主权货币历史学习,也进一步增强了会员携手同行的信念。
只是“你讲我听”的普通课堂还不行,还要把大家的学习热情给调动起来,于是,授课中专门安排了“党史知识竞答”环节。面对屏幕上不断出现的单选及多选题,会员们手拿答题器你争我抢、互不相让,都要在学习中学出好成绩、比出好名次。
这堂由会员群策群力开设的大讲堂与以前传统的讲座不同,大家会后竞相拍手称好。对此,大家总结了三条经验:一是在授课的组织上,会员发挥自身优势,自己在通过学习有了充分的知识基础之后,群策群力,自己给周边的人讲历史,既给听课者以亲切感,提高了学习效果,又锻炼了授课者的教学能力;二是在授课的内容上,党史、会史和专题史三位一体,多维度、多层次地层层向纵深推进,有条不紊、循序渐进,遵循知识传递的规律,结合民建经济界别特征,不断提升会员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三是在授课形式上,将讲史和竞答相结合,以互动课堂的方式引导大家参与竞争,营造出激情饱满的学习氛围,既检验了会员的学习结果,又提高了会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二、搭建自创自演的“大舞台”——以“文化”大餐增进共识
任何一个社会组织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本身就是学习能力的体现。通过广大会员喜闻乐见的形式传输知识、陶治情感,将庆祝活动与学习活动相结合,从而在理性与感性两个方面对每个生命个体施加影响,提升会员凝聚力和向心力,广泛凝聚共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和出人意料的效果。
会员方挺在会内向来被以“诗人”相称,他始终贴紧时代、笔耕不辍,重大历史和时事在他的诗歌散文等作品中都有体现,最近庆祝建党百年方面的诗歌有不少登载于民建中央网站。方挺以自己的创作体会给大家作《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经验交流,紧接着会员杜琳、于诚以饱满的热情朗诵方挺的原创诗歌《我们奔跑在大路上》,表达对伟大的党和伟大时代的深深热爱,奠定了整个“大舞台”激昂的基调。随后,会员窦英磊又以散文的形式,用自己的切身经历与感受,声情并茂地分享原创文章《发愤图强,为中国骄傲》,给人以触动与沉思。会员宋在萍的女声独唱《把一切献给党》歌声一响起,即引起会场内会员们的掌声雷鸣,她以老民建会员的情感表达从另一个维度高度诠释了“三个始终”的精神内涵。会员汤德珍的诗歌朗诵节目《跟着走》,更是以高度专业的水准将现代诗朗诵在声情、形体、场景等方面进行了完美融合,从而打造了一场触及心灵的视听盛宴,而这个节目也是当天上午刚刚参加完江宁区庆祝建党百年的诗歌朗诵会的重要节目。
纵观整场文艺活动,节目虽然有限,但个个都堪称精品力作,呈现出了几个特点,就怪不得会员们节目结束都兴犹未足回味不尽呢。一是主题鲜明集中,抓住了文艺的服务对象是什么的问题,整场文艺活动紧紧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重大主题,始终服务于“三个始终”的指导思想;二是坚持独创性和创新性,整场活动由会员自导、自编、自创、自演,并且达到了较高水准,展现了会员们多才多能的“多面手”特点,融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炉,这一点可谓难能可贵;三是吸收多种形式,三代会员老少同台,整个场面组织得生动活泼、开放热情,既有诗歌的抑扬顿挫、慷慨陈词,散文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又有歌曲的曲调优美、声情并茂,可谓各尽其妙、精彩纷呈,让会员们在寓教于乐中不知不觉地达到精神共振与情感共鸣,以文化熏陶进一步增进共识,大大提升了活动效果。
三、彰显互帮互助的“大家庭”——以“爱心”大餐凝聚力量
庆祝建党百年开展学习活动本身不是目的,“学史力行”指明了起点和归宿,“行成于思”,会员通过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化更好地指导自身行为,通过社会活动提高自身影响力,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始终”,从而最终实现提高民建作为参政党的整体履职能力水平的目的。
传递爱心、回报社会是完成从思想到行动的结果转换之一,既是传统美德,又是民建大家庭自身建设的重要方面。会员童涌首先作了2021年上半年公益活动报告。点亮“微心愿”、助力“微梦想”,今年已是江宁区基层委“同心追梦”微心愿认领活动第三年,重点帮扶江宁区对口援疆的伊犁州特克斯县的贫困儿童。而各个支部开展的社会公益活动也形式多样,社会反响良好。例如一支部开展的“云的翅膀”公益项目以及关爱老兵项目,二支部四支部联合开展的针对两名残疾儿童定向长期帮扶活动,金科院支部更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独创性奉献爱心,指导资助贫困学生创新创业,入驻金陵科技学院国家创客中心,获得省级大学生创业重点项目,获得专利授权。
然而,真正让会员们心连心、手牵手的还是现场发起的对会员徐丽蓉爱心捐助认领活动。徐老师于去年下半年罹患淋巴癌,前后经历了数次化疗,今年以来病情并未好转,先是肺部感染,目前脑部又长了一个肿瘤,严重压迫神经,正在经历新一轮放疗疗程,与病魔进行着痛苦的搏斗。捐助倡议一经发出,立刻得到会员会友们的积极响应,很快募捐近五万元善款。会员代表们纷纷登台,作出感人肺腑的发言。有人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更何况民建向来就是一个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大家庭?有人说“聚米为山、聚沙成塔”,希望善款能够给徐老师带去一些实际的帮助,更希望每个数字背后的每一份爱心能够给她的生命带去温暖、希望和阳光。也有人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在帮助自己,就是一种自我成全!
爱心大餐的亮点在于,一是坚持“一主题”,将公益活动融入到主题活动中,搭建思想与行动之间的桥梁,以爱心奉献凝聚力量;二是彰显“两结合”,将长期公益总结与现场捐助认领相结合,既学习好的经验,又通过集中调动让大家爱心爆棚,彰显互帮互助的“大家庭”本色。爱心大餐体现了活动的匠心独运,在不同形式主题活动思想情感积淀之上,以打动和净化心灵的方式感化会员,在感动和牵挂的氛围中掀起高潮并收官,给会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将庆祝建党百年的主题活动融入内心、深入人心。
纵观整个主题活动,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大家精心奉献了三道大餐:第一道学习大餐发力于“思想”铸炼层面,第二道文化大餐则着重于“情感”熏陶层面,第三道爱心大餐务必关注于会员的“心灵”净化层面,它们三位一体、层次递进,紧紧围绕“庆祝建党百年”的活动主题,紧紧抓住“三个始终”主线,让全体会员会友得以在党的生日前夕共飨饕餮盛宴,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创新。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江宁区基层委开展学习党史、会史主题活动意义非同小可。正如潘静主委在总结讲话中所指出的,这次活动与其说是一个节点,不如说是一个起点,“三个始终”的指导思想连接建会初心,更指导当下和指向未来,那么这样的专题活动就具有了“长期性”,并且要开展得更有特色、更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