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灌云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积极向上协调争取民族扶贫资金,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效益优先”的原则,大力改善民族村公共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环境,提升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水平和致富能力,激发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推进民族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和谐发展,加快民族村实现小康的进程。
一、以项目扶贫带动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要致富先修路。根据少数民族村扶贫发展需求清单,灌云县决定基础设施建设先行。2017年,投入225万元资金,用于四队镇二队民族村建设“美丽乡村”基础工程、付岔民族村解决村庄道路硬化等公益基础设施工程、圩丰镇圩丰民族村少数民族发展基地铺设水泥道路。为付岔村铺设14条村庄水泥路,总长3985米;二队村铺设了3条村庄水泥路,9条生产路,总长5700米,添置了垃圾桶450个,栽植绿化苗木 1200 棵,路灯 12 盏,改善了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受到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欢迎和称赞。
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振奋人心,一项项惠民工程温暖了群众心田。摘贫穷之帽、奔小康之道,已经成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矢志不渝的追求。灌云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顺势而为、因地制宜,加大项目扶贫的步伐。2018年,投入340万元用于四队镇二队村温室大棚、付岔村基础设施项目,圩丰镇圩丰村联体大棚、少数民族发展基地的少数民族培训学校项目建设。2019、2020年两年,投入650万元用于四队镇二队、付岔2个民族村扶贫厂房建设,在四队镇工业集中区、圩丰镇工业集中区建设两栋标准化厂房,保障了村集体收入,带动了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家门口致富。
二、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灌云县在少数民族群众中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大力宣传民族政策,营造和谐的浓厚氛围;重视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每年利用农闲时节,以小花船、广场舞等形式,把民族文化搬上广场文化舞台,使各民族群众间的融合交流更加密切。
在康缘民族学校,举办多种形式教育活动,普及党的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及民族基本知识等,充分宣传和展示近年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成绩。开展红石榴家园创建活动,以四队镇康缘小学、圩丰镇少数民族基地为创建重点,通过创建活动,依法维护民族权益,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三、以典型示范引领少数民族群众走上致富路
发展基地助力就地就业。灌云县少数民族发展基地成立于2006年6月,基地内现有入驻企业四家,生产规模逐步扩大,社会效益显著,基地内吸纳群众家门口就业2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员工近百人,每年向国家纳税近百万元,多次接待省、市、县领导的调研指导。基地负责人许善才多次得到表彰,201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教育培训拓宽致富渠道。为拓宽县内少数民族群众精准扶贫渠道,灌云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结合夏收夏种县情,在县民族村双创培训中心开展农机知识培训,3个民族村60名少数民族群众参加,学习农机具操作、日常维护与保养等,提升了自身的生产技术能力,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时光荏苒,鼓韵铿锵。灌云的民族工作,正以磅礴的力量开启新的征程,以非凡的力度集聚强大的动力,为民族大团结谱写新的篇章!
(灌云县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