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市石柱县着力挖掘独特民族文化基因,加大民族文化建设力度,激活了民族文化活动的创新力、民族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民族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切实为全县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2019年以来,该县在民族文化建设拉动下,文旅产业呈爆发式增长。目前,已接待游客72.75万人次、同比增长44.74%,实现接待收入4.53亿元、同比增长65.24%。
“重实效” 做好大力度扶持
据介绍,近年来,石柱始终将传承发展民族文化事业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推进。县委、县政府将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明确写入《石柱县2019年民族宗教工作要点》,将新增财力、新建项目优先向民族文化发展领域倾斜。截至目前已争取到位各级民族资金2563万元,为有力推动全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除了制度、资金层面的保障,石柱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可谓扶到了点上、落到了实处——从两个方面典型事例,便可见一斑。
一是从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发展上,专门聘请专家编制《古韵新城》《神奇的银杏村》等32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规划方案,不断提升特色村寨品质。目前,石柱已建成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个,市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8个,扩大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知名度,整合盘活了文化旅游资源。
二是以保护修复“万里长江第一街”——云梯街为龙头,投资3亿余元,按照4A级景区标准,实施云梯街风貌修复、文物复建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结合巴盐古道特色本土文化,开发土家玩牛、水龙、背盐、川剧锣鼓等特色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着力打造民族文化康养胜地。
“两张牌” 实现创新性传承
要激发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传承是关键。而为了做好传承,石柱着力打好“两张牌”。
第一张牌,就是开展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该县以“保”为核心,建立起国家级、市级、县级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截至2019年10月,共有国家级项目3个、市级项目14个、县级项目127个。
同时,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信息资料库。与2名国家级、23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签订《传承任务书》,对传承人的展演、教学等传承活动予以资金支持,指导督促传承人开展培训工作。2019年以来开展传承培训15场次,累计培训200余人次。
此外,石柱还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推广。通过互联网等平台,广泛展示“石柱土家啰儿调”“哭嫁”“玩牛”等特色民族文化、系列民族文化活动,着力扩大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影响力。进一步引导和鼓励民族文化进校园,培育建成民族中学、西沱中学、蚕溪小学等5个民族文化教育基地,并将民族文化纳入学校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编制地方民族特色教材,常态化开设民族文化课堂教学及课辅活动。
除了针对非遗的保护,石柱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还有一张创新牌——推动少数民族体育事业融合发展。
该县以土家竹铃球为中心积极打造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融合发展样板。今年来,新投入182万元提升市级竹铃球训练基地;在西沱、黄水等12个重点乡镇,西沱中学、回龙中学等18所中小学,千野草场、大风堡等景区建成标准化竹铃球运动场。建成市级青少年竹铃球特色学校1所,将竹铃球运动融入各中小学体育课堂,纳入全县民族运动会重点赛事项目。石柱竹铃球运动项目,先后五次代表重庆市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荣获三金两银的好成绩。
目前,石柱已建成竹铃球展览馆、市级竹铃球训练基地、县级竹铃球传承与发展示范基地,以及流水竹海竹铃球手工技艺产业发展基地。以这些基地为依托,推进竹铃球系列文旅产品实现景区全覆盖,辐射带动全县发展竹木种植产业,为脱贫攻坚注入民族文化力量。
“显活力” 突出品牌化效应
通过大力扶持、创新传承,石柱的深厚民族文化正在形成品牌效应,推动全县康养旅游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
在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上,正着力打造“众星捧月”的土家民俗文化旅游带、“大风堡—千野草场”文化景区带、西沱古镇文化旅游带。
比如,“众星捧月”的土家民俗文化旅游带就以县城龙河沿岸民俗文化生态休闲旅游线为纽带,将周边秦良玉陵园、万寿古寨、三教寺等珠串碧连,打造集土家历史、建筑、美食、民俗、曲艺、手工艺等为一体的土家民俗文化体验旅游带。
“大风堡—千野草场”文化景区带则是依托大风堡、太阳湖、千野草场等景区,融入婚丧嫁娶、土家宴席等土家文化元素。
在民族文化活动品牌培育上,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石柱康养大会,助力大会升级为全国性产业发展大会并永久落户石柱。大会与市文化旅游委、重庆医科大学签订《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21家企业签约康养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550多亿元。
此外,在本土活动方面也同样精彩纷呈。包括成功举办了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七届莼菜文化节(冷水)、中国·黄水国际民俗生态文化节暨重庆黄水林海消夏旅游节、荷花文化月(鱼池)、土家民俗文化康养旅游节(悦崃)、康养石柱文化旅游营销大会等本土民族文旅融合活动,有力推动了“康养石柱”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