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实施“1+3”工程 打造“新领空间” 努力推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建设

2019年07月05日 15:34:49 | 来源:灌云县委统战部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018年以来,灌云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紧紧围绕“党委统筹、统战牵头、文化引领、基地服务、助推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统战文化为引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1+3”工程(同心圆文化广场+颐高电商园基地+经济开发区基地+律师基地),打造“新领空间”,加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连云港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示范基地建设现场观摩会在灌云召开,推介灌云“1+3”经验,现场观摩“1+3”基地建设情况。省委统战部领导莅灌考察,充分肯定灌云“广场+基地”经验做法。该经验做法被《中国统一战线》刊载推广。

  一、加强组织协调,科学定位目标,努力打造“1+3”实践创新基地工作平台。

  按照“抓点示范,以点促面”的工作思路,坚持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作为新的着力点和创新点,大力整合资源,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工作保障,搭建“1+3”实践创新基地工作平台。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县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组织部部长兼任组长,人社局、民政局、住建局等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由统战部统筹。县政府拔出100万元专款,用于“1+3”基地建设。二是科学定位目标。制定《全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方案》,报请县委县政府讨论通过。县委主要领导明确提出,要大手笔规划、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1+3”工程)建设成为全市乃至苏北地区规模最大、效果最好、影响最广的示范点。三是打造平台载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1+3”具体模式是:“1”特指一个广场,在县城九龙港水街打造“同心圆广场”,营造浓厚的统战文化氛围。“3”特指三个基地:借助颐高电商园打造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提供“互联网+”创业平台;坚持“以党建带统战,以统战促党建”的原则,在经济开发区党群工作站建立民营企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立律师行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服务民营企发展。

  二、注重政治引领,把握工作方向,充分发挥“1+3”实践创新基地独特优势。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教育基地既是崭新领域,也是人才聚集高地,必须加强政治引领,增进思想共识,发挥自身优势,共同构建“朋友圈”“磁力圈”“创业圈”“成长圈”。一是注重人才聚集,构建“朋友圈”。为发挥凝聚思想、汇聚力量的作用,以颐高电商园、经济开发区基地为主阵地,建立“新领之家”,建设“新领空间”,构建“朋友圈”,划好同心圆,扩大团结面,把园区的制造行业、电商行业和律师行业120余名精英骨干组织起来、凝聚起来、活动起来。二是注重方向引领,构建“磁力圈”。加强对基地成员的政治思想引领,成立党建工作指导组,对3个基地分别明确2名党员干部作为指导员,定期开展党建报告会、专题学习会,增进政治认同,发挥感召力,增强凝聚力,更加拥护党的领导。三是注重协会建立,构建“创业圈”。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制造业和电商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会同有关部门组建县纺织产业协会、旋耕机协会、电商业协会,在基地中搭建发展论坛、人才沙龙、创业讲堂等平台,加强横向沟通,促进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共同发展。四是注重人才培养,构建“成长圈”。将基地党外代表人士纳入《全县人才开发总体规划》之中,安排基地骨干成员赴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院校接受培训,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在西柏坡举办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培训班,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探索优秀人才培训模式,安排颐高电商园运营总监到团县委任副书记(挂职)。积极引导政治参与,基地中有16名新领成员分别在县人大、政协和工商联任职,1名新领成员被推荐为市政协委员。

  三、站位工作大局,聚焦高质发展,不断提升“1+3”实践创新基地服务水平。

  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过程中,实施“四大工程”,提升基地服务水平,努力促进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健康成长、事业健康发展。一是实施创新创业工程。认真落实《灌云县鼓励全民创业政策二十八条》,开展“创新发展我有责”“返乡创业我献策”等活动,引导基地成员增强发展信心,投身发展热潮,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升温。目前,颐高电商园、经济开发区基地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突破一点、带动一片”的效果。据统计,经济开发区制造业产值占全县的比重,同比上升8.9个百分点。颐高电商园电商销售额同比上升38.8%,众创空间孵化企业50余家,年销售额近10亿元。仅情趣内衣销售额就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二是实施万人就业工程。深入贯彻落实《灌云人才新政》,开展“万人就业”工程,在武汉、南昌等地建立驻外人才工作服务站,举办返乡大学生座谈会、急需人才招聘会,鼓励灌云籍高校毕业生回乡就业,服务灌云高质量发展。2018年,先后有480名高校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地企业就业,吸纳县内富余劳力就地就近就业12000余人。三是实施法律服务工程。拓展“新领空间”,建立“律师之家”,组建“法律服务团”,走进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听取企业家诉求,破解发展难题。据统计,法律服务团帮助经济开发区民企调处各类纠纷28起。四是实施反哺社会工程。搭建社会服务平台,增强“帮助他人、快乐自已”等公益性理念,激发基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奉献社会的热情,引领他们参与公益活动,充分履行社会责任。基地建立以来,成员企业累计捐赠110余万元,用于社会帮扶和困难救助,彰显示范引领作用。 (灌云县委统战部)

  • layer 置顶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