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安市围绕推进“全民创业、淮商崛起”战略、做强“淮商”品牌,创新打造十大服务平台,聚焦企业需求,为非公企业提供服务,助推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打造“窗口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面对面”服务
在市政务服务大厅设立面积300多平方米的淮商服务中心,开辟融资互助、法律援助、人才科技、商会事务、行政审批事务帮办等服务窗口,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多层次全方位贴心服务。除中心专职工作人员外,市工商联机关干部定期进中心一线轮岗工作,各县区工商联和市直商会定期组织人员赴中心开展活动,增强工商联干部服务企业的能力。
二、打造“金融互助”平台,帮助企业化解融资难题
成立淮商资金互助会,建立专门针对小微企业贷款续贷“过桥”的公益性互助资金,月均“过桥”过亿元,占全市“过桥”服务总额一半以上。会同市金融管理局建立企业综合金融在线服务平台,与有关金融机构合作,打造“淮商金融服务超市”,为广大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涵盖多种金融产品与增值服务的一体化金融服务。
三、打造“促进发展”平台,架设对企服务绿色通道
与自然资源和规划、公安、工业与信息化、科技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为企业项目建设、产权登记、商务投资考察出入境、股改上市等事项建立快捷办理绿色通道,有效缩短企业办理时间,降低行政审批事务成本。建立淮商产业园,打造淮商发展新载体。淮安市政府与省工商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苏商力量助力淮安发展。
四、打造“政企沟通”平台,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在全省首创市委书记联系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机制,市委书记每半年召开一次民营企业座谈会或赴企业实地调研,协调解决重难点问题。建立企业家恳谈会机制,市长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与企业家“面对面”沟通交流,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建立“淮商荟”企业家沙龙,不定期组织非公企业家与政府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建立企业家参政议政工作机制,组织企业家就全市发展问题进行调研,增强企业家责任意识。
五、打造“交流合作”平台,推动非公企业合作发展
大力开展“淮商合作彩桥行动”,加强内部合作,强化内生动力,促进淮商企业开展资本、技术、项目等各方面合作,强化交流、抱团发展。抢抓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重大机遇,发挥淮河生态经济带工商联盟机制作用,促进沿线城市企业间拓宽交流渠道,强化合作意识,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淮商合作格局。
六、打造“法律援助”平台,营造非公企业发展良好环境
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合作,设立全省首家非公有制企业巡回法庭和诉讼调解中心,遴选 50多名知名企业家、商会秘书长以及法律工作者担任调解员,化解企业经济纠纷。与市检察院联合开展“检察助企”活动,为非公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和案件处理提供服务。与市政法委、公安局、司法局等联合开展商会参与社会治理创新、金盾护航、小微企业法律救助等活动,为全市非公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七、打造“科教支持”平台,激发非公企业创新动能
与淮阴工学院合作创建淮商学院,开展校企“双进”合作,即企业家进校园,担任兼职教授、创业导师,助力大学生就业创业和人才培养;大学老师和博士生进企业,承接企业科研技改项目攻关,为重点企业建立专家工作站,为企业培训专业人才等,助力企业科技创新。通过设立企业实训基地、订单式委托培训等方式,实现淮商教育培训长期化、基地化、规范化。
八、打造“光彩扶贫”平台,树立服务社会鲜明导向
开展商会挂钩扶贫,动员市县(区)两级商会与市经济薄弱村签订帮扶协议,实施结对帮扶。全市各级商会帮扶经济薄弱村 43 个,帮扶贫困户 2000 多户。注重以项目扶贫,增强造血功能,打造“构树产业园”、“火鸡养殖”等一批示范项目。成立淮商慈善基金会,实行集约化、项目化、有针对性的精准救助活动,实施百名贫困家庭患儿救助项目,为贫困家庭白血病患儿提供救助。
九、打造“宣传教育”平台,激励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方针,实施淮商代表人
士素质提升工程,举办淮商大讲堂,引导企业家学习新知识、新理念。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建立“淮商网”、“淮商发布”微信公众号,定期出版《淮商》杂志,开展 “淮安年度经济人物”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宣传优秀企业家事迹,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
十、打造“组织建设”平台,筑牢商会工作组织基础
围绕重点产业、新兴业态,加大商会组建力度,提高工商联工作覆盖面。规范商会管理,每季度召开“会长、监事长、秘书长”“三长”会议;开展基层商会五星级达标创建,定期对基层商会进行星级评比表彰,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商会建设经验,增强基层商会凝聚力;坚持党建引领,成立市总商会党委,按照统战工作向商会组织有效覆盖的要求,加大商会党建力度,筑牢商会统战工作组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