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端学术论坛举办

2023年01月09日 10:09:09 | 来源:无锡市委统战部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日,由无锡市委统战部、无锡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和江南大学共同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端学术论坛以腾讯线上会议方式召开。来自清华大学、江南大学、新疆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和国家、省、市有关部门负责人等近百人参会,江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全体成员在线参会。论坛由江南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刘大禹教授主持。

  本次论坛共邀请六位嘉宾作主旨发言。

  清华大学中文系、清华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教授、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元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蒙古学研究会副会长沈卫荣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藏传佛教中国化》为题,探讨了中国人的民族身份认同与宗教中国化问题,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只是对中国少数民族与外来宗教的号召,而是面向中华民族全体的呼吁。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共同体,尊重支持少数民族保持民族文化与确立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是并行不悖的。

  新疆大学天山学者、博士生导师、中外语言与文化比较学会影视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傅守祥以《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造与文化润疆助力》为题发言,围绕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与实际问题,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意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政治优势。以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核心内容“文化润疆”为例,探索该工程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新疆发展。

  来自长春理工大学的李忠鹤和无锡太湖学院的阙明坤、曹哲,分别交流了《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逻辑与价值意蕴》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意蕴、基本原则与核心要义》两个专题。围绕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键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价值意蕴三个维度进行完整的阐述,提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方法,应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革命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行并举。 江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无锡科技职业学院陈劲波博士则对刚刊发的论文《散居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式研究——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作了分享。该研究基于分析无锡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的“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实践模式,批判性运用巴特族群边界理论与布迪厄场域理论,归纳并总结出了无锡的“散居”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一般模式是“在解构‘族群’边界的基础上构建社会行动的共同场域。”场域体现面向“共同现代化”,注重“适应性”等特征。 江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任、现任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江南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江南大学学报执行主编刘焕明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基层工作研究》作了主题报告。报告主要围绕无锡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具体尝试与有益经验,以无锡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惠南社区与江南大学“一载体两延伸三重点”全系统立体化民族团结工作新模式为例,对无锡市民族团结基层经验进行概括总结,展望了江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的规划与任务,并期待基地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支撑、探索路径选择。

  最后,国家民委理论研究司智库建设处处长刘元如作会议总结,他肯定了本次论坛会议的成功举办,认为论坛在理论问题的深度探讨与实践工作的创新拓展方面均有所涉,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效果。同时,他就未来工作提出了思路展望,认为应当面向当前国家民族工作面临的挑战与问题,继续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工作;全面总结党的百年民族工作历史,深化对党的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准确把握与规律性认识;在实践层面,深化理论研究司与基地专家学者的合作,推动民族理论研究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以理论带动破解实践问题,为党委政府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全新的课题,离不开学术界的支撑。本次研讨会的召开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为鲜明导向,紧紧围绕怎样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怎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展开深入研究和探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未来,无锡市将以江南大学为重要基地之一,发挥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的积极作用,主动服务社会,强化成果转化,为无锡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才智。

  (无锡市委统战部民宗处、市民宗局民族处、江南大学供稿)

  • layer 置顶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