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历史的凝望者、记忆的传承者、和平的倡导者
珍惜最后的61位“历史证人”
杨翠英老人、蔡丽华老人、李如富老人、陈文英老人、戚振安老人、金同和老人、马继武老人、徐家庆老人、黄刘氏老人、傅兆增老人、马秀英老人。仅2021年一年,就已有11位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先后去世。目前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下61人,平均年龄约91岁。
历史虽然沉痛,但必须铭记!幸存者们把他们用生命凝成的记忆传递给了我们,我们有责任将他们的历史记忆永久传承下去,肩负起令这段历史记忆薪火相传的使命。
记者 朱娜 陈澄
铭记,保全历史铁证刻不容缓
一位93岁的老人,神情悲伤地望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入口处的一处雕塑,雕塑刻画了一位胸口中刀、倒在血泊中的母亲,强撑着最后一口气给小婴儿喂奶,边上坐着另一个年龄稍长的儿童,正嚎啕大哭。
这是纪念馆今年新一轮抢救性拍摄的微纪录片《守望幸存者》第六集中的一帧画面,雕塑刻画的正是今年93岁的常志强和母亲及幼弟此生诀别的场景。常志强在视频里再次回顾了那段悲惨记忆,为幸存者证言增添一段新的视频资料。就在这个系列的微纪录片紧张拍摄录制期间,又有3位幸存者离开了人世。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启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登记工作,当时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有1000多位;到2017年仅剩100位;截至2021年12月11日,仅余61位。渐渐缩小的数字背后,是一位位历史见证人的消逝。与时间赛跑,为幸存者留下更多珍贵影像资料,为这段历史保全如山铁证,更显得刻不容缓。
1984年和1997年,我国在南京市范围内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普查,共获得4128份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口述资料。后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启动了多轮影像拍摄,持续更新幸存者影像资料库。特别是从2006年5月起,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立史料数据库,给每位幸存者建立了个性化档案,对这段记忆的保存更为系统化。
守护,社会各界汇聚关爱暖流
“我们还在继续寻找和查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不仅要加快对他们的证言抢救速度,也要加大对这一群体的关爱慰问力度。”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表示。
南京市从2004年起,开始对幸存者发放生活补助和春节慰问金,还优先为幸存者家庭提供适老化改造服务,安装室内无障碍扶手、煤气报警器、卫生间(床头)紧急呼叫器等。2018年12月13日,南京市正式实施《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明确规定,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提供生活帮助,鼓励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关爱幸存者,切实解决了幸存者的生活困难。
随着幸存者年岁增长,医疗支出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纪念馆于2004年成立非营利性民间组织——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将筹集的善款,用于幸存者医保范围之外的医疗费用补助及生活补助,解决他们的看病难题。
除了逢年过节前去探望,纪念馆工作人员和援助协会的志愿者们经常邀请幸存者老人们同游同乐。爱心不断传递,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纷纷加入到关爱幸存者的队伍中来。一道道关切的目光,一次次温暖的行动,为历经苦难的幸存者们送上一份份幸福保障,让他们安享晚年。
传承,苦难记忆永远不能忘却
2014年首次国家公祭仪式结束后,夏淑琴作为幸存者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成为老人毕生难忘的经历。“这段苦难历史是民族的记忆,只有铭记才能珍视和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作为见证人,你们要用亲身经历向世人告知历史真相,教育后代。”总书记的叮嘱,也是幸存者们一直努力在做的事。
多年来,幸存者多次访问日本等国,进行访谈交流,也经常走进国内的学校、社区等讲述历史,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2016年10月,应美国南加州大学的邀请,时年87岁的夏淑琴不远万里前往美国洛杉矶,录制南京大屠杀证言。“那是我第二次去美国录制证言,2001年我便去过旧金山参加证言集会;日本我也去过,参加集会、甚至出席庭审报告会。”夏淑琴说,“只要我还能走、还能讲得动,我就会一直讲下去。”
越来越多的幸存者二代、三代加入到记忆传承中来。2019年,纪念馆公布的数据显示,761位幸存者家庭后代中,能够参加记忆传承行动的有399人。幸存者葛道荣的二儿子葛凤亮就是这些传承者之一,今年9月3日,他代表父亲参加纪念馆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纪念仪式。他说,这些年,父亲整理收集史料,写下了一本19万字的册子——《铭记历史》。“这本书是我们家的传家宝。”葛凤亮说,“我与哥哥多年陪同父亲参加各种历史传承活动,以后我们的后代也会坚持下去。”
作为幸存者的后代,这些传承者们积极参加纪念馆组织的各类活动,各尽所能传播历史真相,呼吁国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第四代传承人代表马雯倩是幸存者马秀英老人的重孙女,她从小就听曾祖母讲述在南京大屠杀中的亲身经历,大学一年级时主动申请去纪念馆做一名志愿讲解员,“我是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作为幸存者的后代,我会用自己的语言让更多年轻人知道这不能忘却的历史。”
祈愿,祖国富强才有百姓安康
他们守护着历史,我们守护着他们。“感谢党和政府”“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国家强大了,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祝愿祖国繁荣昌盛”……幸存者老人们最常念叨的就是这些话。
有国才有家。战争给他们留下贯穿一生的伤痛,所幸他们及他们的后代可以拥有无限美好的未来。国家的发展,让包括幸存者在内的14亿中华儿女过上丰衣足食、幸福安康的日子。
“清水飘飘夹竹桥,老人锻炼身体好,大朋友溜冰真活跃,小朋友玩得咯咯叫。到晚路灯亮堂堂,亮化彩灯美丽又漂亮,照得我们脸上发光光,照得我们心中喜洋洋。”熊淑兰老人快板声中描述的,正是幸存者们如今的安详生活。
儿孙满堂的夏淑琴,天气好的时候,就到楼下活动中心锻炼身体,欣慰地看着小区孩童们活泼欢快地玩耍;多才多艺的常志强在戏曲、画画、剪纸这些兴趣爱好中,获得了内心的平静;脱下军装的程福保,胸口永远别着一枚党员徽章,像年轻人一样通过互联网和社交软件了解时事;从教育岗位退休的程文英在老年大学学吹口琴。这些老人最深刻的体会和最大的心愿,就是祖国繁荣富强、蒸蒸日上。
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历史记忆不曾被忘却,和平信念不会被动摇。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建设祖国,吾辈自强。
1937-2021,夏淑琴与马吉两个家族的命运与共
一起做好历史记忆的传承者
□ 记者 孙庆 付岩岩
84年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约翰马吉影像中拍下的夏淑琴家人遇害后的场景,勾连起了两个家族此后84年命运与共的故事。
在第八个国家公祭日前夕,作为一名紫金草国际志愿者,东南大学留学生董戴维走进了这两个家族的故事。
董戴维是东南大学医学院的一名留学生,来自巴基斯坦。2016年,他来到南京读书,第一次知道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那段腥风血雨的历史,2019年,他成为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一名紫金草志愿者。
凝望历史,约翰马吉、幸存者夏淑琴……一个个写满历史的名字也向他走来,他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写下了日志《1937-2021,夏淑琴与马吉两个家族的命运与共》。
中华门新路口5号,约翰马吉拍下夏淑琴家人遇难后的场景
走进一段历史,一个好的方式是走近与历史相关的人,董戴维的选择是,拜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
南京市栖霞区白水家园小区某栋房子的三楼,是92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居住的地方,她现在与儿子一家住在一起,客厅的墙壁上悬挂着她与克里斯马吉的合影,“这是约翰马吉的孙子,前些年他每年都会来看我。2019年,疫情刚暴发时,他还给我寄来了口罩。”92岁的夏淑琴精神头很好,指指照片又指指戴着的口罩,说起马吉一家就停不下来。
夏淑琴现在的住址离小时候的家很远。1937年,夏淑琴家和舅舅家一起租住在南京中华门东侧的新路口5号。这个普通的院落和普通的两家人,本不会被写入历史,然而那年冬天的一场灾难,让新路口5号见证了这座城市无法忘却的历史,而夏淑琴也就此终身背负了一段怆痛的记忆。
在夏淑琴徐徐的讲述中,董戴维了解到:1937年,夏淑琴一家9口人,有7口人死在日本兵的屠刀下,夏淑琴的妹妹因为躲在被子里,没有被日本兵发现。夏淑琴被连戳三刀昏死过去,当她醒过来时,曾经的九口之家,只剩下她和四岁的妹妹。
夏淑琴和妹妹在家整整躲了14天,“后来,国际红十字会会长、美国牧师约翰马吉来到新路口5号的家中拍摄了现场,家中逝去的亲人依然躺在冰冷的地面上。约翰马吉冒险记录下的珍贵影像资料,最终作为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铁证,在战后的审判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夏淑琴说,她永远都记得当年那个不顾她身上的血污、抱过她的美国牧师。听到这里,董戴维使劲握了下眼前这位饱经风霜的幸存者的双手。
夏淑琴从女儿手机里翻出一段当年约翰马吉拍摄的影像,指着镜头里的那个女孩,告诉董戴维,这就是当年的自己。
接着,夏淑琴又开始回忆,1998年,日本亚细亚大学教授东中野修道和同为日本自由史观会成员的松村俊夫否认夏淑琴等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诬称镜头里的那名少女不是夏淑琴。夏淑琴随后委托日本律师提出反诉。2006年7月1日,“夏淑琴东京案”在东京地方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时,东中野修道委托的代理律师在庭审中突然申请撤诉,成为闹剧。
2007年11月2日,法院最后判定,夏淑琴胜诉。
“您是真正的勇士!”董戴维对夏淑琴竖起大拇指。
中山陵,克里斯马吉为夏淑琴的家人拍下合影
2021年12月13日前夕,南京中山陵,阳光和煦,层林尽染。董戴维在这里见到了夏淑琴的外孙女夏媛和12岁的曾外孙李玉瀚。“选择这里见面,是因为在这里当年约翰马吉先生曾留下身影。2017年,约翰马吉之孙克里斯马吉追寻祖父足迹拍摄现在的南京,马吉家族与夏淑琴家族的故事开启新的篇章。”董戴维说。
这不是董戴维与李玉瀚的第一次见面。2019年,刚开始做紫金草志愿者时,董戴维就曾跟李玉瀚了解过夏淑琴一家的历史。董戴维清晰记得,李玉瀚当时告诉他,“1937年12月,太婆的家人被日本兵杀害,这成为我们整个家族的惨痛记忆。我去参加过家祭和烛光祭,看着‘哭墙’上的名字就忍不住流泪。”
在中山陵再次见面,李玉瀚又一次成了董戴维的小老师,“1937年,南京沦陷前,约翰马吉先生曾与儿子在中山陵合影。2017年,克里斯马吉追寻祖父约翰马吉的足迹拍摄现在的南京,在这里也给我和妈妈拍过照片。克里斯马吉先生每次来南京都会去看望太婆。疫情后好久没见,我想念他们了。”李玉瀚说。
董戴维和李玉瀚一起给克里斯马吉打了通电话。克里斯马吉谈起,在南京拍摄期间,让他特别感动的事是见到了夏淑琴老人和她的家人,“在中山陵前的同一地点,我为夏淑琴的外孙女夏媛及其儿子拍照,和煦的阳光下他们笑意盈盈。”
克里斯马吉告诉董戴维,“我的祖父以他的经历告诉人们,他在南京的朋友,如夏淑琴一家像家人一样的朋友,与他的国家同样重要。正因为历史的联系,南京给我一种家的感觉。在更广的意义上,无论在我出生的地方,还是在南京这个第二故乡,再或者在世界上其他的地方,我们都以某种方式休戚与共。”
命运与共紧密相连,共建国际和平大家庭
李玉瀚翻出一张照片,告诉董戴维,“2019年,参加国际和平夏令营时,我认识了陶萍马吉和倪斌马吉,她们是克里斯马吉先生在中国收养的女儿,还认识了瑞克马吉先生的女儿露比马吉和儿子朱利安马吉。我们约好一起做历史记忆的传承者。”
看完照片,董戴维联系到了瑞克马吉一家,瑞克马吉也是约翰马吉的孙子,因为疫情,瑞克马吉一家这次不能来南京参加公祭仪式。站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座山峰上,瑞克马吉说:“圣诞节和新年即将来临,但每年的这个时候对我们一家来说还有另一层意义,这也是我们铭记南京那段悲惨历史的时候,是我们牢记在那个至暗时期无数人做出巨大牺牲的时候。我永远不会忘记在南京发生的事情,有生之年我会一直将故事讲述下去。南京人民和中国人民是我心中珍贵的存在,我们命运与共,紧密相连。”
瑞克马吉的儿子朱利安马吉也说道,“2019年我去过南京后,经常在网上查阅那段历史,并向同学讲述。那段历史太残酷了,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宁静与和平。”
“2018年国家公祭日前夕,爸爸瑞克马吉拍下了这张我与夏淑琴奶奶的合影。我最喜欢这张照片,这也是爸爸最满意的作品。”瑞克马吉的女儿露比马吉说。
“马吉与夏淑琴家族的历史不仅代表他们两个家族,还代表南京这座城市的变化,代表中国这个国家的变化。希望能通过两个家族的历史连接过去与现在、中国与西方,让更多人了解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也看到人们如何在战争中幸存,又如何重生,创造出一个美丽新世界。”聆听两个家族的后人们讲述后,董戴维喃喃自语。作为一名医学生,在当下全球受疫情影响的大环境下,他希望能为这个世界的平安与美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表示,从共同经历过这座城市当年的创伤和屈辱,到共同看见这座城市如今的宁静及美好,再到共同建设世界和平大家庭,马吉家族与夏淑琴家族命运与共。他们的故事里是巨变的南京,是巨变的中国,也是人们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世界的缩影。
(鸣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宁”是南京的简称,也有安宁、和平的含义。今年12月13日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不同国籍的两位年轻人在“宁”诉说同样的“宁”愿,他们也正用自己的行动,铭记历史,祈愿并守护着安宁与和平。
曾参与国家公祭鼎揭幕的医科生:愿救死扶伤守护“宁”
□ 记者 黄欢 朱威
20岁的阮泽宇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阮家田的玄孙,也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阮定东的侄孙。从小,他就常听长辈们讲述这段历史——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时,三爷爷阮定东还是襁褓中的婴儿。“‘老祖’当时被日本兵刺成重伤,仍然把三爷爷紧紧抱在怀里。回到家三天后,‘老祖’就去世了。”
2013年清明节前,阮家田的名字被刻上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哭墙”。时年12岁的阮泽宇跟随全家一起去祭奠“老祖”,目睹三爷爷哀伤的泪水和“哭墙”上密密麻麻的遇难者姓名,阮泽宇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2014年12月13日,一座城市的记忆上升为国家记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这是让我终生难忘的日子,我有幸作为少先队员代表,和习爷爷,还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奶奶一起为国家公祭鼎揭幕。”那一天,和平鸽在湛蓝的天空下振翅翱翔,古铜色的公祭鼎在阳光下愈发显得庄重肃穆。那一天,和平大钟被撞响,长久地在少年心中回荡。
七年,八个国家公祭日,从迈进金陵中学到跨入东南大学,从稚气未脱的少年到意气风发的大学生,阮泽宇和“宁”同生共长。“作为土生土长的南京人,我的心里有一份守护‘宁’、守护和平的信念。”而这份信念在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时变得更加坚定,“我是医科生,看到师长们舍生忘死挽救生命,我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救死扶伤,让更多家庭远离疾病和死亡,守护我的家乡‘宁’,守护更多人的‘宁’。”
随着时间的推移,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至今仅剩61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照片墙上的灯火在一盏盏熄灭,但对历史的凝视和铭记、对和平的追求与守护永远不会失色。“我们年轻一代不仅会把历史传承下去,更会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宁’、守护和平。”
来自德国的和平学研究者:愿步履不停传播“宁”
□ 记者 黄欢 朱威
“2004年第一次来到南京,我就喜欢上了‘宁’。‘宁’,不光是南京的简称,更有和平的意思。”在南京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研究员、外籍友人罗克看来,曾饱经战争创伤的南京,现在已化身为一座和平之城。它正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姿态,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平。
罗克的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美国人。17年前,因为学习语言,他来到南京,并与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说,这里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他对南京仿佛有一种“乡愁”。虽然前往多国求学,最终还是选择留在这里。罗克坦言,因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他接触到了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史实。也正因为他的祖辈是战争亲历者,他更加意识到和平的珍贵。在南京期间,罗克参观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加过相关的和平集会与悼念活动。这一切,都让他对中国人向往和平的心情感同身受,也让他萌生了要将真实的历史传播出去、让国际上更多年轻人知道真相的想法。
2019年4月,罗克参与了话剧《拉贝日记》的翻译工作。“这项工作可以让西方更多人了解拉贝跟他的同伴们如何建立国际安全区并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罗克说。
2017年,南京成为世界上第169座国际和平城市,也是中国首个国际和平城市。2020年,南京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订合作备忘录。如今,南京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国际和平论坛。罗克连续两年参加国际和平论坛,深感“和平很忙”——有很多事需要为之奔走。平时,除了翻译海外和平学著作,研究和平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罗克也会在南京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主持人刘成教授的带领下,与教席的同仁们一道,走进南京的中小学,和孩子们互动,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和平的种子。
221939条留言中“铭记”“和平”成为高频词
□ 记者 黄欢 朱威
2019-2021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共收到观众留言221939条,其中境外参观者留言1564条。12月7日,纪念馆公布的《南京大屠杀史实展》观众留言分析报告(2019-2021)显示,“铭记”“勿忘”“和平”是高频词,而表达“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留言高达6.7万多条,成为留言中最多的主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年龄上,国内外观众均以青少年为主体,平均年龄约23岁,“90后”“00后”占总留言群体的80%以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走进那段浸满血泪的岁月,触摸历史细节,沉思与诉说,成为历史的倾听者、和平的传递者。
这两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结合展览和历史纪念日,以青少年教育为重点,常态化举行“花语”展示教育、“和平颂”情境演出等活动。同时,加强与南京大屠杀时期救助中国难民的国际友人后代的联络,积极发展国际志愿者,办好紫金草国际和平学校,促进中外青年交流,把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们团结在一起。
“宁”,这座曾经满目疮痍的城市如今欣欣向荣,饱受创伤和屈辱的人民早已将和平的祈愿根植于心。“和平之花”紫金草摇曳,守望着南京的每一个春天,在一代一代人心中永远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