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星斗,点亮无垠苍穹;多元一体,孕育中华民族。
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深刻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民族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创造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引领民族工作在创新发展中迈上新台阶,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新境界。
思想之光——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刻回答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擘画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宏伟蓝图
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这一时刻将被永远铭记——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置身天安门广场,聆听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感受着庆祝活动的热烈氛围,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代表、来自云南镇沅县的拉祜族干部王迎斌心潮澎湃。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才能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自豪!”王迎斌激动地说。
全面小康是各族同胞团结奋斗的成果,民族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共享的荣光。
在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长河里,神州大地上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始终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行进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一程,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审视国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深度前所未有,民族分布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更加复杂。
放眼国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挥之不去,民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不断影响全球和平与发展。
我国民族工作如何顺应新时代、开创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有着深刻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发展,将之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加以谋划,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中加以推进。
2014年5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同年9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多个场合深入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以此为指引,新时代民族工作向纵深推进。
2015年国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邀请来自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5个自治区的13名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来京参加国庆活动。
9月30日,在会见代表们时,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
“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
历史的巧合蕴含着历史的必然。66年前的同一天——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36名少数民族代表用滚烫言辞表达着对新中国的衷心认同与期待:
“我们各少数民族人民几百年来流血奋斗所争取的目标,今天终究实现了……眼看着我们各个少数民族和整个中国人民的光明幸福前途,我们有说不出的愉快和兴奋!”
人心所归,惟道与义。在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斗争中,各族儿女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觉醒。
思想的火炬,照亮着崭新的时代。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正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中华民族”一词首次写入国家的根本法。
2019年9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开创性提出“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特别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一个月后,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
从多元走向一体、从尊重差异性到增进共同性……56个民族在多元中铸就整体、在整体中百花齐放,共同凝聚在中华民族旗帜下,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正值党的百年华诞,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四赴民族地区考察调研,不断深化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内涵——
在贵州,强调“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去广西,指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到青海,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赴西藏,指出“我们是一个中华民族共同体,要同舟共济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长安街北侧,民族文化宫,收藏着一件珍贵展品。当它亮相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时,吸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
这是一件大型银雕屏风。屏风用传承千年的雕刻技法,栩栩如生刻画出56个民族112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他们在天安门前手挽手、肩并肩,四周是巍峨耸立的珠峰昆仑、云蒸霞蔚的三山五岳、绵延起伏的万里长城、奔流不息的长江黄河,展现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壮美景象。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银雕屏风的主题,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殷殷期许。
大道之行——高举伟大旗帜,坚定正确方向,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越走越宽广
在治国理政的大棋局中,民族工作占据着重要位置。为开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展开了密集调研,反复倾听、认真思考来自基层一线的声音——
赴内蒙古、新疆等地同少数民族群众面对面交流,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考察,参加全国人代会贵州代表团审议,看望少数民族界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
举一纲而万目张。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重要会议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科学内涵。
这条正确道路,深刻揭示了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所在——
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必须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只要我们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势力可以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我们的民族团结统一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铿锵有力的话语,指引着民族工作沿着正确道路不断前进。
这条正确道路,标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方向——
“以前城区非常小,没走多远就到了菜地。现在路上很多现代化高楼,越来越有大城市范儿了。”今年回国探亲的一名华侨,对家乡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变化赞叹不已。
这是中国民族自治地方日新月异变化的一个缩影,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生命力。
曾经有一段时期,社会上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出现不同声音。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制度创新的伟大成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不断发展完善中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更加蓬勃的动力。
这条正确道路,有力维护了祖国统一、边疆安宁——
2021年6月2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
来自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的卓嘎怀着激动的心情走上授勋台,接受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她颁授的“七一勋章”。
在西藏隆子县玉麦乡,卓嘎(右)给女儿巴桑卓嘎讲述她为国守边的故事(7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
33年前,年轻的卓嘎扛起玉麦乡乡长的担子,行走在为国巡边的路上。走累了,卓嘎会仰望雪山,想起爸爸捧着亲手缝制的那面五星红旗告诉她:“家是玉麦,国是中国”。
卓嘎和家人守边的事迹,感动了大江南北。如今,玉麦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已成为一乡两村的小康乡镇,居民由3人增加到200多人。他们在边境生活劳作、守护国土,继续书写着动人的故事。
我国边疆地区多为民族地区,做好民族工作对于边疆安宁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边境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族群众扎根边陲、守护国土、建设家乡。”
在党中央决策部署下,近年来,兴边富民行动在民族地区广泛实施,边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各族群众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一个个环境优美的小康村,点亮着祖国漫长的边境线,守护着每一寸神圣国土。
这条正确道路,凝聚起各族儿女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
“只有语言通,才能文化通;只有文化通,心灵才相通。”这是新疆乌什县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校长库尔班·尼亚孜常对师生说的一句话。
在新疆乌什县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库尔班·尼亚孜辅导学生拉二胡(资料照片,2018年11月摄)。新华社发
作为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中的一员,今年,库尔班·尼亚孜和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名各民族同胞一起,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等活动。
多年前,库尔班·尼亚孜拿出全部积蓄,在南疆农村创办了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开设国学课堂、传播中华文化。
“一滴水只有汇入大海才能获得永久的生命,一个民族只有融入祖国大家庭才能得到永续的发展。我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库尔班·尼亚孜坚定地说。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培育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已深深融进中华儿女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我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道路决定方向,方向决定命运。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国……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族儿女沿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阔步前行,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加深,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凝聚力、向心力空前增强,承载着56个民族的中华巨轮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实践之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千年企盼,一朝梦圆。对于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的民族地区来说,胜利的喜悦更为澎湃。
走上领奖台,四川昭觉县三河村第一书记李凯激动地对总书记说:“乡亲们非常想念您,让我再向您道一声‘卡沙沙(谢谢)’。”
“卡沙沙!”习近平总书记高兴地回应,并鼓励说,“三河村很典型,脱贫不容易。”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这个彝族贫困村看望贫困群众。今天的三河村,一栋栋具有彝家特色的新房替代了原有简陋低矮的土坯房,百姓生活大变样。
在四川省昭觉县三河村的易地扶贫安置点,彝族群众马海日聪喜搬新居(2019年2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
为实现这一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几次深入民族地区调研了解情况,亲自谋划部署、亲自指导脱贫攻坚。
今天,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五个自治区和贵州、云南、青海三个少数民族人口集中省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实现整族脱贫,书写了中华民族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在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河口镇窑湾子村,两名儿童在混凝土硬化路上玩耍(2018年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宗友 摄
民族工作事关全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始终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他多次对民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多次到民族地区考察调研,同各族群众广泛交流,倾听群众心声,共话民族地区发展。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民族地区知重负重、奋力攻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项事业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群众生活蒸蒸日上。
谋定思路、奋起直追,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中国西南喀斯特群山间,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时刻“注视”苍穹,捕捉着宇宙变化的讯息。而它所在的云贵高原,正悄然经历着沧桑巨变。
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近年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上云”企业超过2万家,数字经济增速已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近年来,民族地区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交出一份出色的成绩单:
——2020年,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10.2%,比重稳中有升,其中云南、贵州生产总值在全国排位上升势头明显;
——“十三五”时期,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高于全国同期0.9个百分点;
——“十三五”时期,民族地区实现新增城镇就业1283万人,占全国近五分之一;
……
铺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底色,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显成色。
水乳交融、血浓于水,民族团结进步呈现新气象——
走进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凤岭北社区民族之家,10多位居民正在用简易织机制作壮锦。“社区每月都会举办绣球制作、十字绣、剪纸等活动,我在这里生活了8年,早已把社区各民族同胞当成家人。”壮族居民谭艳春说。
在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凤岭北社区民族之家,社区居民在用简易织机制作壮锦(2020年7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庆刚 摄
在这个聚居着壮、瑶、彝、苗、侗等20个民族的社区,人们和谐互助、亲如一家。欢度“壮族三月三”、组织“百家宴”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各族群众的情感越走越近,一幅多民族共居共乐的画面跃然呈现。
凤岭北社区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十三五”期间,全国共命名了960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不断擦亮民族团结一家亲的靓丽名片。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阔步向前。
兼收并蓄、多元一体,民族文化展现新活力——
带有浓郁民族风格与鲜明地域特色的歌舞剧、少数民族剧种、汉族地方剧种、话剧、歌剧……已成功举办五届的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佳作频出、精彩纷呈,生动展现了我国各民族文艺的传承发展与时代风貌,也为中华文化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目前,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中,超过三分之一与少数民族相关。
加强少数民族古籍抢救、普查、整理、翻译和研究,主办一系列民族自治地方主题展览;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搭建各民族展示风貌、交流互鉴、情感交融的舞台……
文化聚友、竞技结缘,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也浇灌出更加艳丽的中华文化之花。
以人为本、人民至上,民生福祉迎来新飞跃——
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看病住院、子女上学全都有了保障,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近日,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班洪乡、班老乡9个边境村的10位老支书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佤族人民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的情况,表达了世世代代跟着共产党走、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的坚定决心。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班洪乡班洪村的佤族群众身穿节日盛装,敲响佤族木鼓(8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脱贫是迈向幸福生活的重要一步,我们要继续抓好乡村振兴、兴边富民”。2021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老支书们的回信中,勉励他们引领乡亲们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
大凉山间,坚固的钢梯铺就悬崖村的“神奇天路”;彩云之南,民族地区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具备条件建制村通客车;贺兰山下,百万移民挪出了穷窝、换掉了穷业……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民族地区着眼民生福祉、致力民生改善,不断加大投资力度、补齐民生短板,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永续发展、和谐共生,生态文明绘就新画卷——
“总书记,您看,这是最近在我们家乡拍的。”今年3月7日下午,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从小生长在祁连山脚下青海省门源县的孔庆菊代表,拿出照片,请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的习近平总书记观看。
一张照片,是漫步在草丛中的荒漠猫;另一张,是行走在树丛中的雪豹。以前很少见的珍稀物种,现在频频现身。
“这说明生态保护见效了。”习近平总书记凝视照片,频频点头,“特别是大家的生态保护意识也增强了,看到了生态本身的经济价值。”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坚守“生态是资源和财富,是我们的宝藏”的“财富观”,近年来,民族地区不断绘就“生态画卷”,各族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天蓝、山青、水碧、土净的环境中实现安居乐业。
从苍山洱海到辽阔草原,从天山南北到沿海渔村,56个民族正共同唱起幸福的欢歌,这歌声响彻四方。
长远之治——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共同绘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壮美画卷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庄严宣告,让中华儿女群情振奋。
历史的时针,指向新的刻度;伟大的梦想,开启新的征程。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变化的是压茬推进的目标和节点,不变的是一往无前的奋斗和决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着力将“大写意”变为“工笔画”,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必将不断开创新局面。
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加快推动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
青山巍巍,碧水悠悠。在广西兴安县华江瑶族乡同仁村,坐落着一座历经风雨依然坚实挺立的桥。
这座昔日由红军战士与华江瑶胞共同修建的“红军桥”,如今正成为百姓口中的致富桥。每年当地有100余万条毛竹经过这座桥销往全国各地,为瑶胞带来数千万元收入。
只有跑出赶超“加速度”,才能驶上发展“快车道”。
必须看到,当前民族地区还存在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层次较低、人才支撑不足、生态保护任务重等问题,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面临解决“有没有”“好不好”的双重任务。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是挑战,也是机遇。
赴贵州考察,提出“推动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要求“注意扬长避短、培优增效,全力以赴把结构调过来、功能转过来、质量提上来”;
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强调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体现本地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
这是2020年8月17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绿色产业发展园区拍摄的光伏电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2021年以来,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擘画蓝图、明确路径,为民族地区与全国其他地方共同迈向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界碑一点儿不能动,边境土地一点儿不能丢”。
在地处我国西部边陲的新疆乌恰县吉根乡,护边员布茹玛汗·毛勒朵用双脚丈量祖国的边境线。数十年来,她亲手在帕米尔高原刻下10多万块“中国石”。
在新疆乌恰县吉根乡,布茹玛汗·毛勒朵遥望边境线上的雪山(2012年10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如今,布茹玛汗的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都是护边员。一家人无怨无悔,以毕生奉献守护祖国山河。
“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推动民族工作走深走实,最关键的是维护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凝聚人心。
今年7月下旬,党的百年庆典之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赴地方考察就来到雪域高原,亲切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
面对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要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以“细流滴灌式”的宣传教育推进民族政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爱我中华的种子必将扎根中华民族每一位成员的心灵深处,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汇聚激励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并肩奋斗的强大合力——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民族团结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团结,需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
“要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一起做好民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
民族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方方面面都有民族工作。
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发挥大统战格局优势,凝聚各方力量、汇聚各方智慧,为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1949年9月21日,中南海怀仁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
“我们彝族一向受压迫,受歧视……但是,今天我们做了人,并且做了国家的主人,来参加这个中国历史上没有先例的大会。”少数民族代表张冲不胜感慨。
70多年后的2021年3月,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这里召开。
作为全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毛南族的全国政协委员,来自广西的韦震玲站在协商民主的殿堂,深情讲述家乡脱贫致富的故事。
“我曾经以为,家乡永远也无法与外界相连了,除非奇迹发生。奇迹真的发生了……家里家外,灯火明亮,果园飘香,桑树成林,稻香阵阵,平整宽阔的道路修到每一个村寨,清洁干净的自来水引进每一户人家……”
韦震玲委员激动地说:“向着明天,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我们充满信心!”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56个民族共同的梦,归根到底要靠56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奋勇前进,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