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涟水县黄营镇: 播下民族团结石榴籽,长出繁荣发展“红石榴”!

2021年08月13日 17:22:18 | 来源:淮安市委统战部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小桥流水潺潺、瓜果蔬菜飘香……,走近该镇朱桥村曲艺广场,村民描绘的“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乡土墙画映入眼帘,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村民们的心田。朱桥村是全县唯一的民族村,近年来,该镇全力打造“红石榴”党建品牌,该村先后荣获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淮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绘就了一幅民族团结繁荣发展的美丽画卷。

  党建引领实现聚籽成榴

  朱桥村共有村民410户,2170人,其中回族人口占到66%。如何增强民族间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该村党总支一一班人从党建 “小切口”入手,破解了基层党建与民族融合同频共振的“老大难”。一是追溯村史记忆。根据老党员、村民回忆的村史及发展历程,改建村史乡贤馆,还原村史介绍、原始生活、传统养殖“三大核心区”,寄托“心连心”“连心桥”的美好寓意,构建村民们心中的精神家园。二是建强战斗堡垒。该村党总支坚持把“三会一课”抓紧抓实,延伸至广大党员群众,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三是组建“红石榴”先锋队。推进党员“三亮一诺”行动,开展低收入户结对帮扶、困境儿童“梦想改造+”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打造“红石榴”党建品牌凝聚最大人心。

  协商议事服务搭台唱戏

  “上次讨论的环境议题,村里很关心,不仅给我们疏通了河道,还在家门口建了健身广场,没想到协商议事的效果这么显著!” 县政协委员、该村村民李卫东激动地说。该镇按照省级创建标准,在西姜组朱桥社区,建设占地200平方米的“红石榴家园”。一是搭建“三大平台”。因地制宜建立“村民协商”、“统一战线协商”、“有事好商量协商”三大载体,邀请村民代表、政协委员、党员干部等广泛参与。二是议题形式接地气。围绕“田园牧歌、和美朱桥”定位,先后开展村集体经济增收、污水处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等专题协商调研,举办各类活动40余场,收集议案80余篇,做到“大家的事情商量着办”。三是协商效果交口赞。建设占地1200亩的镇级现代农业园区,带动村内农户326户1024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新建文化大舞台、“一横一纵”民俗风情街等景观节点,率先试点“红色代办”制度,创新“警格+网格”社会治理模式,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红色党史点亮特色品牌

  2021年,该镇对原有“红石榴”家园阵地进行提档升级,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永远跟党走”这一主线,布置习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论述、党史学习教育、民族团结一家亲等十大板块,让红色党史成为“红石榴”品牌 “根”和“魂”。一是学习党史凝聚跟党走。突出党史为重点,融合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主线的“四史”田间课堂,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乡村振兴等工作,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二是继承弘扬革命先烈精神。该镇充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选取19名红色英烈典型事迹上墙,将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前途光明的未来贯通起来,讲好红色故事,引导各族群众牢记历史,传承好革命先辈的意志与精神,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三是学用结合推动落地见效。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党员干部访民情、解民忧、办实事,编制民生实施项目10个,建立党员积分储蓄所,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学以致用、改善民生。

  (涟水县委统战部供稿)

  • layer 置顶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