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举措 优化服务 构建嵌入式社区民族工作新模式

2019年08月16日 16:21:53 | 来源:连云港市委统战部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社区民族工作是城市社区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做好新形势下城市民族工作关键环节,是建设相互嵌入式社区环境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本抓手。连云港市作为少数民族成份较多的散居地区,牢牢把握社区民族工作内涵,按照全国、全省城市民族工作安排部署,创新举措,主动作为,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运用“嵌入式治理模式”,依托社区现有工作平台和社会管理功能,健全组织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逐步建设嵌入式民族团结进步社区,促进各民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努力推动连云港市社区民族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加强组织,健全制度,逐步形成嵌入式社区民族工作框架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国家、省有关领导多次深入连云港市指导城市民族工作,实地视察社区民族工作,指明嵌入式市社区民族工作方向和思路。市、区(县)高度重视,把社区民族工作摆上议事日程,认真研究部署,积极制定计划,逐步构建工作架构,创新务实举措,日趋形成嵌入式社区民族工作体系。

  二是加强组织建设。及时调整了市委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建立了以各级民宗部门为条线指导,属地管理的社区民族工作协调小组。成立了社区少数民族联络小组,社区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社区居委会选配一名人员专门负责,同时,主动吸纳颇有威望的少数民族代表作为小组成员,提高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是建立健全制度。先后印发《连云港市开展少数民族工作进社区的意见》和《关于加强社会管理,进一步做好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工作的意见》。制定社区民族工作会议制度、联谊走访制度、信息交流制度、信访接待制度、台帐资料制度等,指导基层开展社区民族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做到有章可依、有规可循。

  二、创新举措,提升服务,不断拓展嵌入式社区民族工作途径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定期召开社区民族工作座谈会,就嵌入式社区民族工作进行研讨,提高社区民族工作者的思想认识。组织社区少数民族专题学习民族政策、法规,进一步增强“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意识。海州星化社区发挥社区少数民族居民作为海州职教中心老师的优势,为大家讲解少数民族知识,使大家充分认识社区民族工作,逐步融入到社区的生活中。

  二是创新服务载体。建立绿色服务平台,设立少数民族服务窗口,开通社区少数民族服务热线。建立就业创业平台,开展技能培训班100多次,受训人员3000余人;帮助少数民族经营者协调摊位、联系门面。建立服务联系平台,推出一张服务联系卡。建立档案管理平台,根据家庭经济条件、成员情况,逐一明确服务需求提醒,变群众寻求帮助为主动登门服务。

  三是注重民生需要。海州区率先成立清真餐饮业商会,为创业经商的少数民族群众构筑一个沟通交流协作平台。龙尾社区开通24小时服务电话,对居民日常生活各类需求(如家政服务、水电维修、法律援助等)提供服务,真正使居住在社区的少数民族同胞做到日常服务“一线牵”。确定3所医院为少数民族定点医院,着力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持续完善嵌入式社区民族工作环境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指导设立宣传栏,定期更新内容,介绍民族政策方针、民族风俗习惯、民族历史故事等。利用电子滚动屏不定期播放民族团结宣传片、宣传标语。运用社区互联网站,扩大宣传范围,提升影响力。努力创建“一居一品”、“一居多品”特色和品牌,创新在社区适当位置彩绘民族标识进行宣传。联合学校举办知识竞赛等寓教于乐的宣传教育活动。

  二是丰富社区活动。大力开展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系列活动,专门邀请社区少数民族同胞一起颂党情、赞发展,享幸福。中山社区率先成立少数民族文艺队,其中木兰拳表演在全市“兴隆杯”舞林大会上荣获团体一等奖。相继成立艳阳文艺宣传队、圆梦艺术团、“红叶”俱乐部,把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相关内容改编成小品、快板等,融入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吸纳少数民族人员参加社区秧歌队、太极拳队、乒乓球队等团体健身活动。

  三是增强认知认同。积极引导当地群众与少数民族同胞的相互理解,增强少数民族同胞对社区这个特殊的“家”的认同感,关心社区建设,为社区分忧,踊跃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成立社区“少数民族志愿者服务队”等组织,引导少数民族群众感恩、回报社会,让全市0.3%的少数民族群众100%地融入到连云港这个和谐大家庭。

  四、示范带动,保障权益,日益增强嵌入式社区民族工作合力

  一是发挥示范作用。连云港市星化社区和龙尾社区是第一批被省民委和省民政厅命名为社区民族工作的示范单位。连云区营山社区先后荣获“全国科普示范社区”、“全国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江苏省民族工作示范社区”等30多项荣誉称号。近年来,在典型示范的带动下,连云港市已有9个社区被命名为省民族工作示范社区。

  二是保护合法权益。连云港市选择业务强、信誉好的律师事务所,作为少数民族法律援助中心,承诺少数民族法律咨询免费、法律服务费用减免30%。镇郊社区成立“社区少数民族维权站”,在劳动就业、子女入学、权益保障、法律援助等方面,为少数民族同胞办实事、办好事。繁荣社区“爱心服务团”把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三是建立挂钩帮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支持嵌入式社区民族工作的发展,让社区工作的网络脉梢真正延伸到少数民族群众家门口。落实全市精准扶贫工作要求,挂钩联系单位对少数民族特困户实行“一对一”帮扶,建立帮扶卡,留下联系资料,实施措施同定、责任同担、目标同明的责任制度,做到贫困户不脱贫,挂钩帮扶不脱钩。

  • layer 置顶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