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海州区“三力并驱”做好城市少数民族工作

2019年07月15日 17:03:23 | 来源:连云港市委统战部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连云港市海州区坚持依法管理、精准服务、双向交融,积极推进城市少数民族融入工作,成功打造4个江苏省民族工作示范社区。

  一、部门联动“合力”抓,创新民族工作管理机制

  中心城区少数民族成分多、小聚居、大分散,且人口流动快,城市民族管理有一定难度。海州区立足实际,成功嫁接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模式,进一步细分网格、构建平台、完善机制,加强和规范少数民族工作。

  一是织密一张网格,确保有效覆盖。坚持“主体在城区、延伸到街道,落实到社区”的原则,健全组织和工作机构,组建区、镇(街)、村(社)三级少数民族工作网络。区政府成立少数民族专项工作小组,结合区领导联系点分工,明确专人专管,统一加强领导。有效整合资源力量,专职配备少数民族干部224名,并将人员纳入区、镇、村、片区和基础五级网格员队伍,实现了少数民族工作全覆盖。

  二是健全一套机制,优化治理服务。实行系统管理,将少数民族工作接入“九室、两中心”网格平台统一管理,量化任务清单,实行一名分管领导、一个联络员、一套档案、一块阵地、一次活动、一户少数民族家庭“六个一”机制。建立统战、政法、民宗、公安、信访等部门联动机制以及教会、协会、民促会等团体联席议事制度,通过信息排查、情况上报、积分管理等途径,动态掌握少数民族家庭人员情况,妥善解决实际问题。

  三是建立一个考核,强化互联互动。将少数民族工作目标责任制列入年度工作考核内容之一,并与信访、人社、扶贫等重点工作挂钩,突出重点,增加权重,强化督查,严格兑现奖惩。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推动机关、企业、校园、社区创建评比达标,树立导向,营造氛围,共同筑造民族团结向上的精神家园。

  二、统筹资源“全力”帮,拓展少数民族服务范围

  坚持上下联动、全民参与、全面覆盖,着力构建均等化的少数民族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释疑答惑解民忧。将民生工作与民族工作相结合,依托现有载体平台,积极宣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在消除民族思想隔阂的同时,恢复和更改47名少数民族人员身份,100余名少数民族考生通过了加分审核。主动为外来少数民族提供政策、信息、融资、技能培训等方面服务。近2年,先后开展电工、烹饪、美容、面点等技能培训23次,培训少数民族人士1300余人次,帮助就业1000余人,70余名少数民族困难群众顺利脱贫。提供政策、信息、融资支持,帮助20余名流动少数民族人员顺利落户经商。

  二是精准帮扶暖民心。延伸“访民情、听民意、解民难”活动范围,利用春节、中秋、古尔邦节等时间节点,走访慰问听取意见建议。以现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帮助320余名少数民族困难群众纳入城市低保范围。通过减免学杂费等措施,解决了80余名少数民族子女入学难题。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纳入大病统筹医疗和大病医疗救助体系,每年减免少数民族就医费用10万余元。

  三是化解矛盾顺民意。坚持民族平等、保护合法、引导守法、制止违法的原则,积极开展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针对不同领域发生的纠纷,依照法律和依照行业规定帮助处理,2019上半年妥善协调处理8起“涉民”矛盾纠纷,夯实了社会和谐稳定基础。今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经过与少数民族群众沟通协调,城区73家清真饭店,5家烧烤以及市场流动摊位全部按规范要求整治到位,有效改善了市容环境。

  三、文化引领“致力”融,促进民族交往互通共荣

  针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语言、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以文为媒,以文化人,增进民族情谊,促进民族团结繁荣。

  一是以活动开展促民族团结。以城市民族工作进机关、进企业、进镇(街)、进社区、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六进”活动为载体,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民族风俗和民族团结进步成果、先进事迹,每年6月确定为宣传月,举办少数民族篮球赛、棋牌赛等;每2年召开一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促进了城市民族关系和谐。

  二是以特色品牌带习俗认同。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为契机,引进金色楼兰、亚克西、蒙古大营、苗家山寨等民族特色餐饮落户经营,打造一批清真文化标志品牌。坚持文化唱戏原则,成功举办了“海州白虎山庙会暨2019丝绸之路国际小商品博览会”,10余家伊斯兰餐饮和西亚文化服饰应邀参加展示展卖,现场赢得了市民游客的广泛青睐。

  三是以文化走亲建民族交融。坚持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和海州古城文化一体发展,以民主路大华展示馆为平台,举办民族文化书画展,增进市民对民族文化了解。依托淮海工学院和区文化馆,成立专业的民族文艺演出队伍,举办文艺演出50余场次,打造一批特色少数民族文化精品。

  • layer 置顶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