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淮阴区抓党建促脱贫释放致富“红利”

2018年11月21日 11:11:51 |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走进淮安市淮阴区古寨乡九房村安置小区,只见一栋栋农家两层小楼整齐划一,一条条水泥马路宽阔整洁,传说中的“刘皮古寨,天边海外”已成了“近在眼前”,农民都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刘老庄片区是我省6大扶贫开发重点片区之一,涉及淮阴区古寨、刘老庄、老张集等5个乡镇。近年来,老区通过聚焦脱贫攻坚,不断释放致富“红利”,用踏实行动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脱贫之路。

  整村易地搬迁,答好“基础题”

  整村易地搬迁,彻底断穷根,是刘老庄片区正在探索的一条脱贫新路。听说要易地搬迁,村民们都拍手称快。双庄搬迁动员会结束一周内,全村573户签约率达99.13%。依托整村易地搬迁,改善了人居环境,走进九房村安置小区,这里的建设标准和市内小区没两样:卫生室、集中养老中心、便民超市、停车场样样俱全;健身广场、塑胶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场(院)让乡村充满了城市气息。

  整村搬迁,土地面积扩大,农民收入倍增。村支书记苏龙玉说,九房村新增耕地面积为1323.15亩、双庄村新增耕地1200亩,这些连片土地通过流转或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了经济发展。搬迁后,九房村与其它4个行政村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共计总规模1.7883万亩,争取无偿投资4147万元,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的格局。项目区的耕地7500余亩全部流转给白马湖农场有限公司,每户户均新增收入约4000元。

  村级领办,答好“必答题”

  老张集乡孙圩村是省定经济薄弱村,2016年村党总支书记居永尚牵头成立为民土地耕作专业合作社,将专家眼中“营养不良”的1000多亩土地集中流转,采取“一麦一稻”种植方式,进行“订单”式销售。同时争取到上级部门补助资金210万元用于建造烘干房和购买机械设备等,目前800平方米烘干房已建成投入使用。去年,合作社共实现盈利16万元,用工60多人,为8户建档立卡低收入户提供务工岗位,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达10万元以上。“村内党员发挥了作用,下面我们还计划建合作社支部,把党建和富民壮村联系得更紧”。村党总支书居永尚说。

  今年,淮阴区委书记抓基层党建项目是《土地耕作服务社“四领四强”壮村富民》,老区内村级党组织领办的土地耕作服务社有了更大的舞台。

  支部聚力,答好脱贫攻坚的“计算题”

  前些年,刘老庄村召开党群议事会,共同商定由村党总支牵头,各支部“包干”,集中流转土地发展高效农业。在各个支部的推动下,流转出来的土地利用上级各类扶持资金,引进碧根果种植、蔬菜大棚、瓜蒌种植、标准化猪场、藕虾混养基地等高效种养模式。目前,果品采摘、绿色食品等四个高效产业基地已日趋成熟,脱贫攻坚的“绿色银行”正遍地开花。

  “老区土地资源丰富,发展现代农业的底子很好,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各个支部正在‘发力’,我们要借这个‘力’,继续添‘火’加劲”,区扶贫办负责人说,区委利用扶持资金7500多万元购买城市名人酒店经营性用房,酒店收益部分用于“反哺”全区38个经济薄弱村,老区的村民人均纯收入也从2012年的1800多元猛增到去年的1.6万多元。经过几年的努力,老区通过依托区位、政策等资源优势,提高了产业“反哺”村集体经济的能力,发展的活力正不断被激活、放大。

  精准帮扶,答好脱贫攻坚的“加分题”

  去年以来,淮阴区安排6000多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5万多户建档立卡低收入户,为低收入户精准脱贫想点子,支好招,实现“村村有人管,户户有人帮”,推动帮扶措施因地制宜、因户制宜。

  去年,老区的30余家企业专题召开企业招聘会,为700余名有劳力低收入人口提供家门口就业,加快了脱贫的进程。针对很多低收入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淮阴区在全市率先出台“先诊疗、后付费”制度,有效解决了贫困患者的后顾之忧。

  • layer 置顶

    icon